甲午战争与民族觉醒讲座稿

甲午战争与民族觉醒讲座稿

ID:44870171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31

甲午战争与民族觉醒讲座稿_第1页
甲午战争与民族觉醒讲座稿_第2页
甲午战争与民族觉醒讲座稿_第3页
甲午战争与民族觉醒讲座稿_第4页
甲午战争与民族觉醒讲座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甲午战争与民族觉醒讲座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多学科主题整合教育讲座1甲午战争与民族觉醒引言: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农历甲午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符号,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点。它折射出民族屈辱、觉醒和复兴的历史内蕴,标示着国家奋进、崛起和强盛的历史进程。甲午战争改变了整个国家。自甲午后,每一种企图改变或者说拯救这个国家的势力,都在拿那场战争“说事儿”,对它提出各种各样的解构与诠释,利用它表达自己的主张。本就记载模糊却给整个国家带来椎心之痛的史实,随之被有意无意地误读,越来越偏离本来面目。而国人对历史的敷衍传统,为后世的还原真相带来极大的困难。观察中

2、日甲午战争,双方胜败的一个侧面,便是对这场战争的历史研究。日本是官方修史,档案公开;中国则无官方修史,档案不公开且保存不善,只能依靠极少数当事者的私人回忆录。一、如何了解甲午战争?官方战史VS“报告文学”    从甲午战争后期到20世纪初叶,日本出版了大量有关甲午战争的书籍。其中以战史著作为主,主要有两类:一是私家著述,如川崎紫山著《日清陆战史》(1896)、川崎三郎著《日清战史》(1897)等这些战史著作,大多为长篇巨帙,以史料丰富见长。曾以随军记者的身份参战,战后搜集了中日双方有关战争的文献

3、资料,以及西方人士的记述和评论,并遍访日军参战将领,据以撰成此书。二是官方著述,如日本参谋本部编《明治二十七八年日清战史》(东京印刷株式会社,1904)、日本海军军令部编《明治二十七八年海战史》(东京春阳堂,1905)等。至于官方著述,系日本军事当局组织编纂,资料搜罗既易,叙述尚称详尽,自然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是,这些日方著作,除从军事角度叙述战争过程和总结战争经验外,在观点上则着力为明治政府的对外扩张政策歌功颂德,并歪曲事实,掩饰日方蓄意挑起衅端和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故决不能以信史视之。与日本和

4、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甲午战争史研究工作未免相形见绌。可称为战史著作者,仅寥寥数种而已。其中,应首推姚锡光著《东方兵事纪略》5卷(1897年刊本)。甲午战争发生时,40岁的姚锡光在山东巡抚李秉衡门下做幕僚,算是战争参与者。百年来,任何一个甲午战争的研究者都绕不过这本书。然而,对甲午战争的误读,也由《东方兵事纪略》肇始。这是一本硬伤满眼的书。连某个将领的名字、黄海海战损失了哪几艘军舰、有没有击沉日本军舰,都搞不清楚。中国史家不讲实证与逻辑,凭道听途说和想象为当事人添加台词的弊病,在这本治学极不严谨的

5、书中亦有体现。而这些无任何根据,甚至与事实完全相反的文字,成了百年来许多历史研究的源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有一面名录墙,刻着目前博物馆掌握的全部官兵姓名。我在现场看到,这面墙上的名字,包括洋员在内不过四百余人。而根据日方战史记载,北洋海军12艘军舰上的定员合计2625人。“甲午海战之后,日本用不到10年的时间,已经完成了今天我们还没有完成的事。”陈悦说:日本人编撰的极端细致和严肃的战史,构建了甲午战争基础性的研究平台。“在中国,根本没有这样的研究记录,到现在都没有。”二、关于甲午战争的各种谬误如

6、何而来?谬误一:北洋海军最终困守威海卫、坐以待毙的原因何在? 北洋海军最终困守威海卫、坐以待毙的原因何在?源头就出自姚锡光笔下。他在山东,却能绘声绘色地描写丁汝昌与李鸿章在天津会面的对话:丁汝昌请求海军全力出击,“决死战”;被李鸿章斥骂:“汝善在威海守汝数只船勿失,余非汝事也!”由此,李鸿章被钉上“保船避战”的耻辱柱。从晚清、民国直到新中国,无数研究甲午战争的著作都将北洋海军的最后覆灭,归咎于他这个“罪魁祸首”。  “李鸿章和丁汝昌的往来电报,我从《李鸿章全集·电稿》一篇篇对照过。李鸿章从来没有

7、让他避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许华说:李鸿章一再命令北洋舰队“5/5出海巡游”,“相机攻敌”,对日本海军实施“迎击”、“截击”,只是在1894年8月1日的电令中有一次“保全坚船”的指令。黄海海战之后,李鸿章更连续指令,“寇在门庭,汝岂能避处威海,坐视溃裂”,“设法调度,相机迎击,以免坐困”,“汝等稍有天良,须争一口气,舍一条命,于死中求生,荣莫大焉!”《李鸿章全集·电稿》,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上海图书馆编撰出版,但未出全。从此,这份档案才被中国的历史学界列为研究材料。  但看不到电

8、报,恐怕并非《东方兵事纪略》出错的全部原因。  该书成于甲午战败、割地赔款之后。朝野大哗,李鸿章沦为人人喊打的落水狗。姚锡光的顶头上司,山东巡抚李秉衡又是个口惠而实不至的“嘴上抗日派”,李鸿章的政敌。北洋海军最后在威海苦盼援军不至、全军覆没,与他有直接关系。战后,他居然成了清算战败责任的朝廷大员之一。谬误二: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  关于中日甲午战争,最为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之一,便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  这种说法,符合从晚清起中国政治舞台上出现的多种政治势力对清政府执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