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旅夜书怀 教案2

2018-2019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旅夜书怀 教案2

ID:44893323

大小:83.2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01

2018-2019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旅夜书怀 教案2_第1页
2018-2019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旅夜书怀 教案2_第2页
2018-2019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旅夜书怀 教案2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旅夜书怀 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旅夜书怀杜甫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欣赏写景诗的方法,建立初步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课堂为阵地,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拓展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诵读体会诗人当时孤苦寂寞、漂泊无依的感情。          重难点 初步掌握写景诗的欣赏方法  教 学 内 容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教学设计一、课前检测(3分钟)二、讲析课文1、情境导入1961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团会议上,杜甫被推崇为世界文化名人。他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被后人所推崇,忧国爱民的思想内容为后人所敬

2、仰。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细腻,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磅礴,杜甫展现给我们的是多样的精彩。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歌有(春夜喜雨、春望、望岳、前出塞、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蜀相、绝句、江南逢李龟年、戏为六绝句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杜甫的又一首律诗《旅夜书怀》。2、写作背景:公元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

3、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不知这一生的飘泊何时是了。在一个微风习习的月夜,一叶扁舟孤零零地停在长满小草的岸边,从船上向四周望去,原野是那样广阔;再看月光下的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诗人想到自己一生的经历,不禁心潮澎湃。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得以施展,年过半百却还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想想自己究竟像个什么?不就像那天地之间到处飘飞的一只沙鸥嘛。3、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边读边看诗歌注解,正音正义,初步感知内容。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

4、,写得沉郁孤伤,前两联写旅夜风景,情在景中,要读出此中情味。第一联渲染出孤寂的氛围,宜读得轻而稍缓;第二联描绘大自然苍茫壮阔的气势,宜读得更缓一些,顿挫更分明一些,声调提上来一些;第三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后半生飘泊四方,居无定所,读得时候要将感情色彩带进去,要读出压抑感;末联语调平和下来,语速减缓,“天地”之后稍顿,然后平平地送出“一沙鸥”三字,读出“余音绕梁”的效果,让听者展开联想,感受作者的孤独伤感乃至悲愤。前三联节拍为二二一式,末联则是二一二式。4、小组讨论,学生鉴赏研究 (独立鉴赏)读好诗,

5、如品槟榔,初时味涩,反复咀嚼,方能品出其中妙处。下面,请同学们独立鉴赏这首诗歌,主动思考,找出问题并记录下来。5、全班交流(提出疑问)①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后四句抒发了怎样的情?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宁静而又冷寂的江边夜景。后四句抒发了老诗人不得志的悲愤与失意痛苦之情。②首联描写旅夜处境,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和意境?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境。一个孤舟夜泊的旅夜,岸上细草微风,江上一叶孤舟,诗人依岸而宿,就舟而居,融情于景,营造了一个凄凉孤寂的意境。这是作者孤独感伤之情的

6、外化。③这两句极为传神,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以乐景写哀情。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写出了景色雄浑阔大,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也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④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立意至为含蓄,含蓄表现在哪里?这是正话反说。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说“应”当,本是不应当

7、,这就表现出诗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诗人是胸存块垒,不吐不快,却又不能直吐出来,只能采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⑤“天地一沙鸥”中的“一”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①反衬。②以地之大反衬出沙鸥之小,又是孤零零的一只。③表达了诗人漂泊孤寂的痛苦之情。三、总结诗歌1、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后一层直抒胸臆。抒发了老诗人不得志的悲愤与失意痛苦之情。2、在艺术技巧上,突出的一点是情景相生--寓情于景、寓景于情。前面写

8、景,写宜于表达诗人情感的景物;后者抒情,不是抽象地抒情,而是在抒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风格沉郁、感情激越,形象鲜明、境界宏阔,表现出诗人“老来渐于诗律细”的艺术成就。四、补充练习         绝句    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这首诗第一二句写景,写了色彩丰富的四种景象,运用的主要方法是,其中一个“欲”字,运用修辞方法,赋予花朵的特点。映衬  拟人  摇曳多姿2.这首诗的景和情是怎样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