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电影《桃姐》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分析电影《桃姐》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ID:44915737

大小:1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04

分析电影《桃姐》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_第1页
分析电影《桃姐》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_第2页
资源描述:

《分析电影《桃姐》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分析电影《桃姐》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摘要:音乐是电影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之一。音乐中音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和声的强弱等都能直接地作用于观众的内心。虽然音乐不能具象的表达电影中人物的外在特征,但是正是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决定了音乐能够让观众脱离画面,在内心塑造出属于他们自我感悟到的更深层次的人物形象。文章以电影《桃姐》为例,以音乐美学的角度出发,从人物内心变化以及人物性格特征探讨电影音乐在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一、前言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适合表达人物情感和内心细微情绪变化的。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在《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对艺术形式的见解提到:“美与美术的

2、特点在“形式”、在“节奏”.而它所表现的是生命的内核,是生命内部最深的动,是制动而又有条理的生命情调。一切艺术都是趋向于音乐状态。”[1](p226)足以说明音乐在表达人物情感和心理变化的先天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音乐在电影中也不再是纯粹的辅助作用,它除了可以达到音画同步为电影塑造画面和气氛外,同样可以深化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下面就以电影《桃姐》为例,分析音乐是如何塑造片中人物形象的。二、《桃姐》的音乐《桃姐》是以人命名的电影,讲述一位生长于大家庭的少爷罗杰(刘德华饰)与自幼照顾自己长大的家佣桃姐(叶德娴饰)之间所发生的一段触动人心的主仆情。是一部充满温情的现实主

3、义题材电影。相比于当下商业大片中音乐的气势辉煌,繁复绚烂。《桃姐》的音乐显得简单平实,返朴归真。正如鲍照比较谢灵运和颜延之的诗,谓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颜诗则是"铺锦列绣,亦雕缋(hui)满眼"。《诗品》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见钟嵘《诗品》、《南史?颜延之传》)[2](p34)的确《桃姐》的音乐就像出水芙蓉般清新脱俗,在时下众多商业大片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多项殊荣。笔者认为,《桃姐》的音乐不仅成功的塑造了两位标志性的人物形象,从音乐中还可以看到导演丰富

4、的美学思想。荀子在《乐论》里面的有句话,他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2](p89)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由于“全”,才能做到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正是有了“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因此在《桃姐》音乐构思中,作者向观众传达了自己对世界观和艺术观的独到见解,通过旋律的虚实变化来塑造两位主人公的内心变化和人物性格特征。1.音乐的“虚”——桃姐的内心变化音乐是一种创造,是一种把客观的真实化为主观的表现。清代画家方士庶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

5、也。虚而为实,在笔墨有无间。”(《天慵庵随笔》)[2](p43)这就是说,音乐家创作的音乐旋律虽取之于生活,但旋律除了反映生活以外,更勾画出一种抽象的美,给人带来一种虚化了的不确定感。在影片中,桃姐刚住进老人院的第一个晚上,半夜起来方便时候,目睹很多晚上睡不着的老人,有的吵闹着要回家,有的在散步,有的在打太极拳。这时候音乐随桃姐迷茫的眼神响起,旋律由钢琴的分解和弦起步,由慢到快,听起来如流水般在耳边晃过,给观众一种若有若无的味道,随后加入弦乐、管乐忽强忽弱的变化,更是表现出一种虚无的听觉效果,旋律时而近时而远,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以此来营造出那种虚化的不确定感。以此来

6、表现桃姐因生活环境的变迁导致身心不安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当桃姐在老人院住了一段时间以后,结实了新朋友,心态有了变化,逐渐发觉老人院的生活并没有当初让自己不安和担忧了,她开始积极接受康复治疗,一切看似走向美好,但生活却又总是变化无常,有天桃姐得知老人院的朋友梅姑突然离去的消息。同样的音乐此时再次响起,飘忽不定的旋律再次反应出桃姐的内心变化,心情由好变坏在到后来因为小事和罗杰发脾气。抽象的旋律都在潜移默化的告诉观众,老年人对于死亡的恐惧和不安。音乐的“虚”恰到好处的用在桃姐每次内心变化的时刻,看似毫不起眼,却能准确的反映出主人公内心深处最细微的变化。美国已故着名电影作曲

7、家赫尔曼曾说;“音乐实际上为观众提供了一系列无意识的支持。它不总是显露的,而且你也不必要知道它,但他却起到了应有的作用。”[3](P275)正是这种无意识的支持,展现了音乐在塑造人物内心方面“虚”的妙用。2.音乐的“实”——罗杰的性格特征中国历史上一直贯穿着两种美的理想,一种为错彩镂金,另一种如出水芙蓉。前面提到《桃姐》的音乐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体现的就是后者的美学境界。这种境界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人格,而不是追求华丽的外表。历史上诗人陶潜、画家顾恺之、书法家王羲之等人的作品也都体现出一种“自然可爱”的美。而《桃姐》中的音乐正是继承了这种美学思想。以自然、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