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围标串标的博弈

围绕围标串标的博弈

ID:44916981

大小:46.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05

围绕围标串标的博弈_第1页
围绕围标串标的博弈_第2页
围绕围标串标的博弈_第3页
围绕围标串标的博弈_第4页
围绕围标串标的博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围绕围标串标的博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围绕围标串标的博弈王权民陈锦良厦门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摘要文章总结回顾了自中国开展招投标活动以来围绕招标,围标,串标所展开的博弈的历程,得出了围标、串标发生必须满足的条件.文章重点介绍了厦门市在反围标,串标中推出的资格后审法并分析了该方法有效性原由.文章今后对反围标串标的进一步发展形做出了分析与预测。关键词招标投标围标串标资格后审招投标的根本意义在于实现了一家业主对多家承包商的一对多的竞争性市场化交易,其核心是投标人之间的竞争.在投标人的互相竞争中,投资者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投标人实现了生产力资源的最有效配置。然而,围标,串标现象使招投工作的意义荡然无存.围标者结成围标联盟,哄

2、抬标价,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首先,哄抬标价使投资人遭受投资经济损失,降低投资效益,延缓了建设发展速度.其次,围标、串标使建筑业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竞争环境中,不能做到有效竞争,优胜劣汰,长期以往将会引起建筑业的畸形发展.再次,围标,串标者为了结成同盟关系,经常使用收买,恫吓,威胁甚至暴力的手段毒化社会风气,形成社会腐败及滋生丑,恶,黑势力.所以,必须毫不犹豫地消灭围标,串标现象。围标,串标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也是招投标工作的最大克星.为了消灭这种丑恶现象,人们使用了各种方法,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但围标串标依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顽疾,难于有效地彻底根除。一、滋生围标串标的条

3、件围标、串标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先决条件,才能构成事实:(1)数量较小的潜在投标人已确定。(2)投标人的信息资料被泄漏。(3)出现围标发起人(标头),产生并掌握投标资格人信息。(4)围标发起人用各种手段迫使其他投标人与之达成围标协议,组成围标联盟.(5)由围标发起人全权操作投标过程,以"合法"手段"赢"标.这五个条件缺一不可,看上去近乎苛刻的围标条件却每每让标头们屡屡得手。在一些城市,国有,集体,财政投融资的工程项目几乎"每标必围""十围,九中"。二、反围标,串标,永远的博弈由于围标,串标的危害性极大,人们对之深恶痛绝,尝试使用各种方法杜绝.然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围标,串标现象

4、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蔓延之势.早期,各地政府利用行政手段,通过下文件,出通知,行政检查,行政,党内监督等方法制止围标,串标现象,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例如:国家工商局令第8号《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等文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随着改革与经济的发展,挂靠现象日益广泛,围标,串标主要由一些挂靠企业的工程承包人进行,行政制止的方法对他们显得无约束力.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又采用法律手段进行打击,治理.我国《刑法》在1997年修订时在二百二十三条增加"恶意串通投标罪".在一些城市,还动员经济警察,刑事警察进行侦察,立案,查办.然而,由于没有出现过激的刑事行为,但真正被揭露,查处

5、,立案的案例则是凤毛麟角。从技术上改变招投标规则,消除围标,串标的滋生条件,是扼制围标,串标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然而围标,串标与反围标、串标总是形影相随,博弈不止。招投标早期,我国普遍采用最接近标底者中标的评标方法,串标者利用亲情,金钱,权利等手段,套取标底中标.这一时期成就了不少围标,串标者,负面社会影响极大。为此,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公开标底或者干脆进行无标底招标,打破围标、串标者原来的串标渠道,采用投标价与平均报价最接近者中标。这种规则曾使围标、串标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无计可施。然而,当围标、串标者适应了这一规则之后,则采用出钱挂靠,买断多家潜在投标资格等办法,一个围标

6、者同时投出许多个标书,左右进而控制平均报价,从而夺标成功.为了破解围标者的这种围标,招投标管理工作者又推出了综合评分法,即评标时综合考察投标单位的报价、管理能力、工作业绩、装备水平、人员配备、财务状况、施工组织设计等各方面因素,并按一定的规则评定打分,最后得分最高者中标。即:Q=∑qi其中qi为各项目得分,Q为总得分。这种方法考虑全面,曾经有效地减少了围标,串标的发生,促进了一些信誉,装备好的大企业的成长.但这一方法评标时工作量很大,而我国大部分评标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无法让大量的潜在投标人都参加投标,所以又引入了摇号、抽签,抓阄等随机方法来减少投标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

7、及我国加入WTO打破了地方保护,外地企业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参与投标,从而出现了一些人挂靠外地企业,围标者再用许多家这些外地单位的名义参与随机抽取投标入围名额。一但入围,围标者要么把"入围"名额高价买给其他围标者,要么再继续组织进一步围标,谋取暴利.一时间,报名投标的数量成倍增加,买标,卖标,围标,串标甚嚣尘上,投资者,建设者怨声载道.要破解这种围标,有效的办法是采用"经评审的最低价法"评标.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招投标的真谛,能够实现招标人的利益最大化和投标人的资源最佳配置.然而,这一方法也是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