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铝酸锶荧光材料地制备

稀土掺杂铝酸锶荧光材料地制备

ID:44924566

大小:2.95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05

稀土掺杂铝酸锶荧光材料地制备_第1页
稀土掺杂铝酸锶荧光材料地制备_第2页
稀土掺杂铝酸锶荧光材料地制备_第3页
稀土掺杂铝酸锶荧光材料地制备_第4页
稀土掺杂铝酸锶荧光材料地制备_第5页
资源描述:

《稀土掺杂铝酸锶荧光材料地制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标准文案目录1引言11.1稀土荧光材料的概述11.2稀土离子的发光颜色21.3荧光材料发光的主要原理21.4稀土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21.4.1水热合成法21.4.2高温固相反应法21.4.3燃烧法21.4.4共沉淀法22实验部分32.1实验仪器、药品32.2实验过程32.2.1溶液的配置32.2.2实验步骤33结果与讨论43.1水热合成制备稀土荧光材料43.2燃烧法制备稀土荧光材料54实验结论7参考文献7致谢9大全标准文案稀土掺杂铝酸锶荧光材料的制备陈晓娟指导老师:陈志胜摘要目的:制备稀土掺杂铝酸锶荧光材

2、料方法:采用水热合成与共沉淀法结合法和燃烧法。水热合成与共沉淀结合法:硝酸铝和铝酸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不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稀土元素硝酸盐溶液,以氨水为沉淀剂调节溶液的pH值,将产物沉淀后放入水热反应釜中140℃反应12h,使反应充分并沉淀完全。燃烧法:硝酸铝和硝酸锶的混合液加入不同的稀土元素的硝酸盐溶液,再加入适量的助溶剂硼酸和尿素,在600℃的马弗炉中点燃3~5min后,得到粉体。本实验利用镧(La)、钕(Nd)、钐(Sm)、钇(Y)作为激活剂和辅助激活剂。结论:不同稀土元素制备的荧光材料发光的颜色不同

3、,焙烧温度对荧光材料发光有较大影响,不同方法制备的荧光材料发光有所不同。关键词共沉淀法;燃烧法;稀土;荧光材料1引言1.1稀土荧光材料的概述一种能吸收光的能量,并且吸收后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光辐射的材料,这种材料称做荧光材料。无机固体荧光材料分为掺杂材料和纯材料两种。基质本身就可以发光的材料荧光材料叫做纯材料,但是此种纯材料在自然界存量稀少。掺杂稀土的荧光材料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必需掺杂一些必须的“杂质”,掺杂的这些“杂质”会形成发光中心存在基质的晶格中,进而可使材料发光。稀土离子具有极其丰富的电子能级,尤其

4、存在4f轨道的电子构型[2]大全标准文案,该轨道可为不同能级的跃迁提供便利的条件,产生多种特征的发光能力。采用稀土及其化合物作为激活剂、基质、敏化剂、共激活剂与掺杂剂的荧光材料,一般都叫做稀土发光材料[2]。通常人们把发光材料分为一下几类见表1表1按激发方式分类发光材料种类名称激发方式电致发光光致发光X射线发光阴极射线发光放射线发光核化学发光生物发光摩擦发光气体放电或固体受电场作用光的照射X射线的照射高能电子束的轰击辐射的照射化学反应生物过程机械压力稀土荧光材料优点有:.1)发光谱带较窄,发光颜色较纯。2

5、)吸收光能的力相对来说很强,对于光能的转换效率很高3)发射波长分布区域宽4)性质稳定,对于功率较大的高能辐射、电子束和都有极强的承受能力[3]。正是由于稀土荧光材料具有以上优点,使得稀土荧光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许多新兴领域如:信息传播、X射线增感屏、太阳能光电转换等领域均有应用。1.2稀土离子的颜色稀土元素包括钪(Sc)和钇(Y)和镧系元素[4]。镧系稀土离子的颜色呈现非常显著的对称性,4f电子层没有电子的镧离子和4f层电子全满的镥离子以及4f层电子半充满的钆离子均为无色,其他稀土离子的

6、颜色以钆大全标准文案离子为对称轴,其颜色具体为见表2:表2稀土离子的颜色稀土元素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发光颜色无无苹紫粉黄浅无浅黄浅玫浅无无果红红红红红瑰绿红1.3荧光材料发光的主要原理紫外线的光子能量较高,可引发荧光材料中原子的核外电子由基态激发跃迁至激发态,而激发态极不稳定,电子具有极强的从激发态回归至基态的趋势,从而释放出光子,由于激发态与基态间存在有其他能级,所以释放的光子能量在可见光的范围内,于是肉眼便可观察到荧光材料释放的荧光[5]。1.4稀土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对于荧光材料的制备有多种

7、方法如:水热合成法、高温固相反应法、燃烧法和化学沉淀法等[6]。1.4.1水热合成法水热合成是将制备原料置于高压水热反应釜中,反应体系是水溶液,在接近或高于水溶液临界温度条件下,产生高压环境,使得制备产物具有特殊性能的一种材料制备方法。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荧光材料时,合成的温度较低、合成条件温和、溶液中含氧量小、产物缺陷不明显、反应体系比较稳定,但是材料的发光亮度比较低。1.4.2高温固相反应法大全标准文案高温固相反应法是稀土荧光材料制备和合成的一种比较传统和应用最早和最多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操作过程是:按一

8、定质量比的原料、助溶剂充分搅拌混合、研磨后,再一定温度、气氛条件下进行灼烧一段时间。其中灼烧过程是形成发光中心的关键,是促使基质组分间发生反应和形成一定晶格结构固液体的重要步骤[7]。而当锻烧温度过高时,往往导致所得晶粒大小不均,同时也会提高设备要求,能耗过大,所以一般是在配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助溶剂,使激活剂更易进入基质内部,进而达到降低灼烧温度的效果。1.4.3燃烧法燃烧法是一种方便快捷、节能的制备荧光材料的方法,它是利用原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