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

ID:44936264

大小:82.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1-05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_第1页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_第2页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_第3页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_第4页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他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道家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故有“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之称;儒家主张“仁”、“仁政”,强调以德治民,故拥有同情心和上进心;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故有“劳苦大众的行动

2、帮会”之称;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使之成为“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故选D。2、史载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移出孔庙。《孟子》一书中最有可能引起明太祖不满的话是()。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B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C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D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孟子的话涉及君主专制统治,因而引起明太祖不满,故选B。3、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是()。A格

3、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即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头书册,主张由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发明本心”,以此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由此可见,这里的甲方代表陆九渊,乙方指朱熹。“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思想,“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即天理是万物的本源是二程的思想,故选B。4、“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

4、“非攻”思想C墨家“兼爱”思想D儒家“礼治”思想材料体现一种无等级差别的爱,这是墨家的“兼爱”思想。儒家的“仁爱”、“礼治”思想体现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故选C。5、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王安石认为形体是一个人存在的根本,属于唯物主义思想。而“心外无物”属于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B、C、D三项均带有唯物主义色彩,强调天地或物质是万物之本源,与王安石观点相近,故选A。6、宋代,儒学家们开

5、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宋代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这说明宋代的儒学家开始从万事万物的本源出发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A项并非儒学家研究的角度;B项为汉代儒学研究的角度;D项为春秋战国时期儒学研究的角度,故选C。7、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A民主共和制度B中央集权制度

6、C专制主义制度D君主立宪制度材料强调“非为一姓也”即不为世代相袭的专制皇权服务。而中央集权制度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选C。8、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正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从材料中看,董仲舒认为人性本善,但“善质“还没有体现出来,于是设立皇帝引导百姓达到善的境界,这是天意。董仲舒的这一思想为皇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体

7、现了其”君权神授“的思想,故选D。9、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司南出现于战国,纸发明于西汉末年,火药记载于唐朝,活字印刷发明于北宋,故选A。10、假如你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①运用珠算法计算田亩面积②运用圆周率计算谷仓容积③因地制宜种植作物④使用以水流为动力的水动浑象仪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珠算法是元代出现的,圆周率是南

8、北朝时期祖冲之发明的方法,因地制宜是南北朝时期贾思勰《齐民要术》中的记载,水动浑象仪是唐朝僧一行制成的,故选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