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中学习目标检测初二上语文试题

《语文》期中学习目标检测初二上语文试题

ID:44943279

大小:29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05

《语文》期中学习目标检测初二上语文试题_第1页
《语文》期中学习目标检测初二上语文试题_第2页
《语文》期中学习目标检测初二上语文试题_第3页
《语文》期中学习目标检测初二上语文试题_第4页
《语文》期中学习目标检测初二上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期中学习目标检测初二上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出版社《语文》期中学习目标检测初二(上)语文试题(本卷共3个部分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min考试形式:闭卷)注意:所有答案必须转移至答题卡上,本卷做答皆不得分!题号一二三总分题分28%62%60%150得分1234开卷语: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许多新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文学素养了吧?希望你能认真完成这份答卷,以此检测一下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注意把握时间哦,千万不要浪费一分一秒,祝你成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3分)A.古褐苍苍色彩斑斓晶莹剔透悬崖绝璧如

2、诉如泣B.张灯结彩瞬息万变稍纵即逝潸然泪下沧海桑田C.娓娓动听得天独厚脍灸人口虚无缥缈容光焕发D.分道扬镳超凡脱俗柳暗花明打上铬印横空出世2.根据提示填空。(14分)(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是:,。(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之情的句子是:,,。(3)苏轼在《浣溪沙》中,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的名句是:,,。(4)读“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我们可以联想到王维塞外风光的名句:,。(5)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作者自嘲的句子是:“”3.文化探究。(6分)郑成功史

3、迹分布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家乡福建南安。它们是位于石井镇的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纪念馆·碑林和位于水头镇的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位于石井镇鳌峰北麓,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殿中有康熙皇帝诏赐郑成功迁葬时所撰联一对。郑成功纪念馆位于石井镇的鳌峰山上,占地3000余平方米。纪念馆介绍英雄一生的丰功伟绩,陈列200余件珍贵文物。郑成功碑林占地10亩,既有碑亭诗阁,又有石刻廊群、集全国、世界各地200多幅的题字,融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于一廊,歌颂了郑成功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郑成功陵园坐落在南安水头覆船山,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

4、位。(1)请你制作一条广告,宣传“郑成功史迹”这个景点。(2分)(2)立足当地自然风光,着力挖掘旅游资源,为发展福建南安的旅游经济贡献一份力量。请你以导游的身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福建南安的一处风光名胜、名人古迹。(以上材料不能抄。)(4分)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基本信息(不超过20个字,3分):莫斯科时间4月30日11时59分(北京时间30日15时29分),经过两天飞行后,载有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托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的"联盟TM-32"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到达目的地后,蒂托感慨地说:“我爱太空!”今年2月,蒂托

5、与俄航天局签订了赴国际空间站旅游的合同,并为此支付了两千万美元。基本信息:5.名著阅读。(3分)(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文段补充完整。(1分)古典小说《水浒传》描写了以为首的108位好汉聚义梁山的故事。小说中一些人物是被“逼上梁山”的。例如,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糟高球父子陷害,被判发配沧州。后来,他在和草料场又险遭谋杀。在经受了一连串的迫害后,他忍无可忍,血刃仇敌,离开山神庙,雪夜上梁山。(2)《水浒传》中农民起义事业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是什么?此后反抗战争的战绩有哪些?(2分)答:二.阅读与感悟(62%)(一)阅读《小石潭记》,回答

6、问题。(12分)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6.下列加点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

7、不同的一项是()。(2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斗折蛇行C.犬牙差互D.凄神寒骨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8.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是()。(2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C.佁然/不动D.似/与游者相乐9.下列句子中得“以”字与“卷石底以出”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全石以为底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C.以宣尝为二千石D.黔之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10.请用第①段的一个句子概括潭水的特点,然后结合第②段作者实写鱼而虚写水的具体句子说明理由。(3分)答:(二)阅读赵丽

8、宏的《周庄水韵》(节选),回答问题。(13分)我曾经三次到周庄,两次是在春天,一次是在冬天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那一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