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浙江潮》教学设计与反思三则[名师]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浙江潮》教学设计与反思三则[名师]

ID:44951288

大小:47.6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05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浙江潮》教学设计与反思三则[名师]_第1页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浙江潮》教学设计与反思三则[名师]_第2页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浙江潮》教学设计与反思三则[名师]_第3页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浙江潮》教学设计与反思三则[名师]_第4页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浙江潮》教学设计与反思三则[名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浙江潮》教学设计与反思三则[名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浙江潮》教学设计与反思三则《浙江潮》教学设计与反思之一本课教材分析   《浙江潮》是一篇古文,节选自南宋文学家周密的《观潮》,文章用散文的形式绘声绘色地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色。文章描写生动、形象、细致入微。而且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表现江潮的壮观、江上活动及观潮场面的盛大,写得有形、有声、有色。   文后附了一篇现代文《观潮》,文章通过对大潮到来之前、之中、之后的描写,表现大潮的雄伟壮丽。   本文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受到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校及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位于文

2、化底蕴丰厚的西安南郊文化区,周围文化氛围浓郁,加之我校经历了五年的课程改革实验活动,学生已经深深喜爱上了语文,课前预习、做摘录笔记、练习批注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已基本养成,在课堂中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加深了与文本的对话,使学生在语文小课堂上感受到快乐,陶冶了情操,整体素质普遍提高。   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针对本课既有文言文,又有现代文的特点,通过对比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让学生领悟

3、和学习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精炼的特点,体会到文章的比喻、夸张和烘托渲染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提高学生品味词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现代文的内容来理解、疏通古文的文意。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通过对比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使学生领悟和学习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精炼的特点,体会到文章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烘托渲染等方法的作用,提高学生品味词句的能力。   3.通过“读、悟、议、赏、品读”,重点体会潮来时壮观景象。   教学重点   通过“读、悟、议、

4、赏、品读”,重点体会潮来时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阅读,领悟和学习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精炼的特点,体会文章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观潮》的影像资料。    学生:查阅南宋观潮活动的时代背景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师: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为快。(出示钱塘江大潮图片)   2.学生汇报课前查到的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

5、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临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当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南宋文学家周密的文章《浙江潮》(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师:这是一篇古文,读起来不像现代文那样容易理解,现在请大家先自由读现代散文《观潮》,然后再读古文《浙江潮》体会文章的意思。   1.你能根据《观潮》的描写大体弄懂《浙江潮》的意思吗?   2.检查生字、词。

6、   3.指名读《浙江潮》,思考:文章写的是什么?   (疏通文意,大概了解文章内容。)   4.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1)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称浙江潮为“天下之伟观也”?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   (2)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描写浙江潮的?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及个性感悟指导朗读。   作者从形色、声势等方面描写了大潮。   形色:仅如银线、玉城雪岭;    声势: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3)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巧妙之处。   5.文章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否可以删掉,它们有什么作用?   (体会文章严谨的结构特点。)   

7、三、对比阅读、加深理解   1.师:读了《浙江潮》一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读一读《观潮》看自己能解决吗?   2.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对比阅读后的感受。   (1)《观潮》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   (3)钱塘大潮声巨大、浪罕见令人又惊又喜,使人惊心动魄。让我们一起有感情朗读“潮来时”这一部分。   (4)这么雄伟的景象都是我们这些身在海边的人所不曾看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