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礼制建筑

第4章+礼制建筑

ID:44958960

大小:1.48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1-06

第4章+礼制建筑_第1页
第4章+礼制建筑_第2页
第4章+礼制建筑_第3页
第4章+礼制建筑_第4页
第4章+礼制建筑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4章+礼制建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礼制建筑第一节祭祀与礼制建筑的产生、祭祀与礼制建筑的产生礼制建筑起源于祭祀。伴随着祭祀活动,相应地产生场所、构筑物和建筑,这就是礼制建筑。在古人心目中,礼制建筑是神灵与苍生的感应场,是进行人神对话与交流之圣地。二、祭祀的目的古人对天地祖先祭祀的具体目的有三:消灾——消除天灾人祸。自然灾害指旱、涝、虫、风暴、地震、瘟疫等;人事灾害指战争、盗贼、政变等。求福——祈求丰收、国泰民安、战争胜利。报谢——不论是消灾还是求福,事过之后要再一次祭祀神灵,报谢神灵的恩施。第二节我国古代的神谱系统与礼制建筑、我国古代的神谱系

2、统我国古代华夏族把神谱系统分成三大类:天神——包括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命、司中、风师、雨师。地祗——包括社稷、五祀(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人鬼——指祖先而言。包括民族祖先、氏族祖先、杰出人物等。二、礼制建筑的类型(一)礼制建筑依其祭祀对象的不同分为三类1.祭祀自然神其建筑包括天、地、日、月、风云雷电、社稷、先农之坛,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庙等等。其中天地、日月、社稷、先农等由皇帝亲祭,其余遣官致祭。2.祭祀祖先帝王祖庙称太庙,臣下称家庙或祠堂。帝王宗庙仿宫殿前朝后寝

3、制。官员和庶人的家庙或祠堂根据等级不同有相应的规定。3.先贤祠庙我国古时较多的庙,一为孔庙(又称文庙),另一为关帝庙(又叫武庙)。(二)礼制建筑依建筑形制不同也分为三类1.坛祭坛建筑有着广义、狭义的分别。狭义的祭坛仅指祭祀的主体建筑——或方形或圆形的祭台,而广义的祭坛则包括了主体建筑和各种附属性建筑。包括帝王祭祀祖先的太庙、祭祀先师孔子的文庙、祭祀武圣关羽的武庙、祭祀圣哲先贤和神灵的各类庙。2.庙3.祠与帝王宗庙相对的是上至贵族官僚、下至黎民百姓的祖庙。这些庙被称作家庙、祠堂,简称祠。第三节现存著名游览地、天坛天

4、坛是皇帝祭天的场所,皇帝于每年冬至要到天坛祭天,新皇帝登基也须祭告天地,以表示他受命于天。天坛位于北京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原名“天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在北京北郊另建祭祀地神的地坛,此处就专为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并改名为“天坛”。圜丘祈年殿丹陛桥皇穹宇二、社稷坛社稷坛,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社(土地神)和稷(五谷神)的地方。该坛坐南朝北,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占地24万平方米,1914年辟为中央公园,192

5、8年改名中山公园。社稷坛坛面铺有黄、青、白、红、黑五色土壤,黄土居中,东青、西白、南红、北黑,以道教的阴阳五行学说象征"天下之地,莫非王土"及国家江山政权之意。三、太庙太庙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改建。此后于清朝顺治八年、乾隆四年屡次修葺与扩建,太庙面积为139650平方米。位于天安门城楼东侧,原是明清两代皇家的祖庙,现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四、孔庙孔庙坐落在曲阜城内,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为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大成殿内景奎

6、文阁奎文阁始名藏书楼,古代奎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主文章,古人把孔子比作天上奎星,故以此为名。奎文阁为历代帝王赐书、墨迹收藏之处,它独特的建筑结构,又是中国古代著名楼阁之一。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杏坛五、关庙解州关帝庙在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解州东南10公里常平村是三国蜀将关羽的原籍,故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六、妈祖庙湄洲妈祖庙始建于北宋雍熙四年(公元98年),当时规模很小,只有几间平房。后经宋、元、明、清四代扩建,始成今日规模,并升级为天后宫。湄洲妈祖庙是世

7、界所有妈祖庙之祖,世界上所有的妈祖庙都是从湄洲“分灵”出去的。每逢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农历“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四面八方的妈祖信众赶赴湄洲寻根谒祖,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湄洲妈祖庙正殿妈祖妈祖像七、晋祠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有一片古建园林,统名“晋祠”。晋祠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晋祠内的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八、武侯祠成都武侯祠是我国现存武侯祠中规模最大而又最负盛名的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院内碑亭

8、里的唐《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最为著名,碑文为唐名相裴度撰写,由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之兄柳公绰所书,著名工匠鲁建刻石。由于文笔、书法和诸葛亮的盖世功德,在明代就有"三绝碑"之称。“三绝碑”局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