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法律硕士强化班民法讲义

考研法律硕士强化班民法讲义

ID:44959911

大小:178.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11-06

考研法律硕士强化班民法讲义_第1页
考研法律硕士强化班民法讲义_第2页
考研法律硕士强化班民法讲义_第3页
考研法律硕士强化班民法讲义_第4页
考研法律硕士强化班民法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研法律硕士强化班民法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实用价值高。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民法概述一、民法的起源二、民法的概念和特征三、民法的渊源四、我国民事立法的现状五、民法的解释六、民法的适用第二节民法的调整对象一、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财产关系是民法调整的核心内容。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一般是有偿的。二、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第三节民法的基本原则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二、公民、法人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三、平等原则核心内容:民事主体能否独立表达自己的意志四、自愿原则核心内容:民事主体的自由意志能否充分表达五、等价有偿原则等价有偿原则不适用于人身关系,也不适用于赠与、遗赠、借用、无偿

2、保管等财产关系,而适用绝大部分的财产关系。六、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被称为民法的帝王原则七、公平原则八、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九、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原则要求民事主体的行为应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善良风俗为具有法律意义的一般道德。严重违背善良风俗,才具有违法性。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概述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存在于平等主体之间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规范是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因而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思想性(国家意志性)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可以

3、基于合法行为产生,也可以基于违法行为产生。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如有需要,可查看作者文库其他文档。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实用价值高。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1、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最基本分类2、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分类依据:义务主体的范围不同绝对法律关系: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不特定相对法律关系: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特定区别点:(1)权利的实现是否需要义务主体的协助不同(2)义务主体所承担之义务的性质不同在任何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都是特定的。3、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4、国家也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第三节民事权利一、民事权利的概念二、民事权利的类型1、财产权与人身权分类依据:权利的内容不同2、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分类依据:权利的作用不同支配权是指可以对标的物直接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如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继承权。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抗辩权是指对抗请求权或者否定对方权利的权利,分为永久性抗辩权和延期抗辩权。其中,延期抗辩权包括先诉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形成权是指依照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使与对方之间的民

5、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如介入权、选择权、撤销权、追认权、抵销权、解除权。3、绝对权与相对权分类依据:义务人是否特定不同4、主权利与从权利分类依据:权利能否独立存在不同5、既得权与期待权分类依据:权利的成立要件是否都已具备不同期待权是指成立要件尚未全部具备而将来可能具备的权利,如继承权、附延缓条件的债权。三、民事权利的保护第四节民事法律事实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如有需要,可查看作者文库其他文档。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实用价值高。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1、事件/自然事实甲因为过失导致乙死亡,则乙的死亡对甲和乙而言分别是行

6、为和事件。2、行为第三章公民(自然人)第一节公民概述一、公民的概念二、公民与自然人的区别公民一定是自然人,而自然人未必是公民。第二节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和法律特征公民的一般民事权利能力具有平等性,而公民的特殊民事权利能力则具有不平等性。二、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三、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第三节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一、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和法律特征二、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1、无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1)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2)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的效力分析:(1)有效;(

7、2)无效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1)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的效力分析:(1)有效;(2)效力待定;(3)无效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1)18周岁以上的公民;(6)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公民。三、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宣告第四节监护一、监护的概念和作用二、监护人的设定(一)未成年人的监护人1、当然监护人——父母2、法定监护人条件:父母双方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1)祖父母、外祖父母;兄、

8、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2)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