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ID:44980565

大小:56.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06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_第1页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_第2页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_第3页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_第4页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医学心理学MedicalPsych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47L06A学分数:1.5 总学时:26学时分配:理论26适用专业: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先修课程:基础医学课程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了解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掌握心理学基础部分和临床心理学部分基本知识。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一、总论二、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转变三、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目标要求:一、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性质;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生物心理医学模式对

2、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二、理解医学模式的定义;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影响医学心理学研究结果的有关因素;医学心理学中的心理行为定量方法。三、了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分支和相关学科;发展历史和现状;生物医学模式。第二章心理学的基础4学时教学内容:一、心理的脑基础二、心理的社会学基础三、心理的认知过程四、情感过程五、意志过程六、个性目标要求:一、掌握心理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二、理解心理的社会学基础;个性的定义、心理结构。三、了解心理的脑基础。第三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

3、康(自学)教学内容:一、总论二、儿童及少年期心理健康三、成年期心理健康目标要求:一、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判断标准。二、理解儿童、青少年期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的意义、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征;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存在的心理应对方法。三、了解人的生命周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第四章 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2学时教学内容:一、行为学习理论二、精神分析理论三、认知理论四、心理生物学理论五、其它目标要求:一、掌握行为和行为学习理论的概念;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意义和类型;精神分析心理结

4、构和人格理论的内容;广义和狭义的认知概念;认知对个体行为和情绪的影响;临床常见的认知特点;心理生物学研究的现状;罗杰斯对潜能的理解及自我论的要点。二、理解内脏条件反射理论的意义;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埃圼斯的认知ABC理论;贝克的认知中介及认知两层次理论;运用认知理论分析心理障碍的形成;心理生物学研究述评;社会变量社会心理变量与心身健康的关系。三、了解示范作用的意义;对行为学习理论的评述;操作条件反射实验原理;认知心理学形成和发展以及对邻近学科和理论的影响;心理生物学研究简史;人本主义心理学述评;中医主

5、要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第五章心理评估2学时教学内容:一、总论二、智力测验三、人格测验四、神经心理测验五、评定量表目的要求:一、掌握心理评估的主要内涵和目的;心理测验的定义;常用心理测验的分类;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智商的定义和分级;人格测验的基本概念;SCL-90、SAS、SDS、LES等常用评定量表的意义和作用。二、理解心理评估的观察法和晤谈技术;标准化心理测验常用的技术指标及概念;心理测验的选用原则与合理使用;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的共同点与区别;智力测验与发展量表的适用范围及理由;常用人格测验的

6、应用范围;神经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SCL-90、SAS、SDS、LES等常用自评评定量表的使用方法和解释原则。三、了解心理评估的基本条件和职业道德;标准化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分类及计算方法;常用智力测验与发展量表的分测验内容及功能;常用人格测验的分量表内容及结果分析;神经心理测验的分类及功能;常用神经心理测验的主要内容和分析提纲;Hamilton抑郁量表、Hamilton焦虑量表和儿童行为量表等其他量表。第六章心理应激2学时教学内容:一、总论二、生活事件三、应激反应四、认知评价五、应对方式六、社会支持七

7、、个性与应激目标要求:一、掌握心理应激理论的主要内涵;生活事件(应激原)的概念、分类和生活变化单位;应激反应的心理、行为和生理三方面内容及其心身中介机制;认知评价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应对方式的概念和主要类型;社会支持的定义和分类。二、熟悉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心理防御机制四种类型和几种主要心理防御机制(否认、合理化、反向、潜抑);社会支持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个性在应激中的作用。三、了解心理应激的宏观和微观研究方向;生活事件不同量化方法存在的问题;心理反应、心身反应、心身障碍、心身疾病概念的比较

8、;心理应激反应对健康的积极和消极意义;应对的多种维度研究实例;应对指导模式的主要内容;应对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区别和联系。第七章 心身疾病4学时教学内容:一、心身疾病二、内科心身相关问题三、儿科疾病的临床心理问题一、妇产科心身相关问题二、肿瘤科心身相关问题目标要求:一、掌握心身疾病的概念和诊断标准、发病机理、防治原则,内科疾病发病学中的心理社会因素,特殊的心理因素与妇产科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的关系,癌症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二、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