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ID:44984265

大小:16.8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0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与治疗_第1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与治疗_第2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与治疗_第3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与治疗_第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与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疾病概述糖尿病患者极易引起眼部微部微血管循环障碍。由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糖含量增高,使血液粘稠,血小板容易凝集,毛细血管壁遭到破坏,通透性增强,从而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而造成视网膜微血管瘤形成、出血、渗出、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形成及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改变,造成患者视力损害直至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临床上分为六期阶段 特   点非增殖期        1、微血管瘤合并小出血点 2、硬性渗出合并I期病变 3、棉絮斑合并1或2期病变增殖期 4、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 5、纤维血管增生 6、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增殖期可含前三期改变。临床表现1、眼部出现不同程度的

2、视力下降,常双眼发病,先后发生玻璃体出血而致视力极差,甚至失明。2、视网膜功能硬化,静脉扩张。3、后极部视网膜在呈红圆形小斑点的微动脉瘤和不规则的点、片状出血,并有黄白色边缘清晰的点状渗出物。4、晚期可发生玻璃体出血,增殖性视网膜炎,继发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并发白内障。辅助检查:主要是通过眼底检查,其中主要是诊断手段为眼底荧光血管透影(FFA),它是一种特殊的摄影技术,是利用一种染料注入静脉内,染料被血液送入眼部时即时拍摄的视网膜影像,它可以显示出异常的血管渗漏或血液流动较差的部位治疗原则: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激光治疗黄斑水肿、增殖前期白斑

3、和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发生玻璃体积血和牵拉视网膜脱离者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术。病人基本情况:患者:江兴旺,男,68岁,于2011年8月10日10点30分以“左眼视物不清半年,右眼视物不清7天”为主诉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好。查VOD0.03,VOS0.02,测T:36.5度,P:76次/分,BP:120/80mmHg,血糖6.54mmol/L。眼压R:14mmHg,L:12mmHg,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晶体轻混,玻璃体积血,眼底网膜散在新生血管,硬性及软性渗出;左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晶体轻混,玻璃体浑浊积血明显,眼底窥不清。入院诊断

4、: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疗经过:入院后完善各项术前检查,眼科专科检查,于2011年8月11日在局麻下行“左眼玻璃体切除,剥网,黄斑剥膜,光凝、气交、填充手术”。手术顺利,术后予II级护理,普食,面向下体位。予局部点眼及全身抗生素预防感染,促进血吸收等对症及支持治疗。观察眼压及眼底情况。于8月18日,8月19日分次行双眼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前护理问题与诊断:P1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相关因素:知识来源受限  制定时间:2011年8月10日  预期结果:病人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措施:1、向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主要注意事项,

5、让其了解控制血糖的重要性。            2、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治疗            3、鼓励患者和同病室的室病友相互沟通交流,获取相关信息。  效果评价:8月11日病人能复述主要事项,积极配合治疗。P2焦虑  相关因素:与手术效果及预后有关  制定时间:2011年8月10日  预期结果:病人情绪稳定  护理措施:1、引导患者说出焦虑的心理感受,分析其原因并估计患者的焦虑程度。            2、鼓励患者及家属提出有关疾病与治疗方面的问题,给予解释说明,介绍有关疾病转归、预后的知识,以减轻患者的担忧,恢复自信。            

6、3、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解释术前各项准备的目的和意义,使患者主动和医生配合。  效果评价:8月11日患者焦虑情绪减轻。术后护理问题与诊断:P3潜在并发症:视网膜出血  相关因素:与手术疾病本身有关。  制定时间:2011年8月11日  预期结果:无并发症发生。  护理措施:1、观察眼部情况,有无分泌物及疼痛,观察充血及切口愈合情况。            2、提醒患者持续性保持俯卧位,密切监测眼压情况,患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3、积极控制原发病,控制血糖、血压。            4、换药,点眼药时

7、动作轻柔,避免按压术眼。            5、加强下列预防性保护措施,①限制头部用力活动。②避免突然翻身及坐起。③避免剧烈咳嗽及用力闭眼。④保持大便通畅。  效果评价:8月19日病人住院期间没有发生视网膜出血。P4舒适的改变  相关因素:与术后体位及疼痛有关。  制定时间:2011年8月11日  预期结果:病人适应体位要求,疼痛缓解,感觉舒适。  护理措施:1、患者取俯卧位时,可提供小枕垫于前额区,协助起支撑作用,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向其说明位体在术后的重要性,保持该体位对其预后的有利影响。            2、定时协助患者活动四肢,改变身体的

8、着力点,教会患者及家属按摩方法,以减轻颈、胸、腰等部位的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