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课件 日本“遣唐使”概说[1]..

历史知识课件 日本“遣唐使”概说[1]..

ID:44988502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06

历史知识课件 日本“遣唐使”概说[1].._第1页
历史知识课件 日本“遣唐使”概说[1].._第2页
历史知识课件 日本“遣唐使”概说[1].._第3页
历史知识课件 日本“遣唐使”概说[1].._第4页
历史知识课件 日本“遣唐使”概说[1]..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知识课件 日本“遣唐使”概说[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日本“遣唐使”概说金子修一教授在唐代,日本派遣了十多次遣唐使,吸收唐朝以律、令为代表的政治制度和富有国际性的先进文化,建立所谓的“律令国家”。因而,遣唐使作为文化使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唐朝在其290年的漫长历史中,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日本派遣遣唐使也从唐初一直持续到唐末,其历史特征也可能发生了改变。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汉唐的皇帝祭祀,另外,也研究隋唐时代的中国和日本的国际关系。这次很荣幸,你们人文学院给了我做讲座的机会,下面,我将谈一谈我所理解的日本遣唐使的特征。由于这次从日本带来的资料

2、很少,我主要参考古濑奈津子女士的《遣唐使眼里的中国》(郑威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原著出版于2003年)一书。关于派遣遣唐使次数,日本学界有多种说法,不过,一般认为共有20次(包括只有计划而未实行者),以平均每16年一次的频率派出。以前的日本学者大都认为遣唐使时代的日本和唐朝有着对等的关系,遣唐使就是和唐有对等关系的使节。然而,近年的研究已逐渐证明遣唐使在唐朝始终被认为是朝贡使。虽然从唐朝的视角来看,遣唐使自始至终都只是朝贡使,但实际上,其性质随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从大的方面看,大部分

3、的日本学者认为遣唐使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古濑女士也赞成这种看法。不过,我认为后期遣唐使又可分为前、后两期,因而,从我的观点来看,遣唐使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前期遣唐使指从第一次至第七次。唐建国后第十二年即公元630年(唐太宗贞观四年,日本舒明天皇二年),日本(当时为倭国)派遣第一次遣唐使。而当时的朝鲜三国中,早在唐朝成立的第二年即公元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高句丽就向唐遣使。621年,高句丽、百济、新罗又各自遣使入唐。唐高祖派使者册立新罗真平王为乐浪郡王·新罗王,册立高句丽荣留王为

4、辽东郡王·高句丽王,册立百济武王为带方郡王·百济王。这样,在唐朝建国时,朝鲜三国和唐朝的关系就已经很顺利地展开了。唐朝和西域诸国的关系,于630年唐朝灭亡东突厥势力以后渐渐进行。倭国的第一次遣唐使也于630年派遣,不过这次遣唐使的交涉可能没有成果,其后二十多年倭国未再派遣遣唐使。所以,在唐朝建国时期的东亚诸国中,日本与唐朝的关系没有得到顺利的开展。倭国从第二次派遣遣唐使开始,在不足20年之内,共派了五次遣唐使。这一时期的东亚世界正值激烈动荡的时期,公元640年代,朝鲜三国经常发生政变,645年,

5、倭国也发生了中大兄王子诛戮权臣苏我入鹿的政变,同年,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当时倭国和唐朝之间尚无实际的使节往来,不过,某些学者认为唐太宗远征高句丽,其影响波及日本,引起了大化改新(大化是日本最早的年号,645-650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新罗和唐朝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倭国和百济的紧密关系也越来越明显,同时,高句丽和百济的关系也变得紧密了。650年代以后的的东亚世界,形成了由倭国—百济—高句丽组成的联合阵线对抗由新罗—唐朝组成的联合阵线的局面。倭国的第二次遣唐使于653年出发,这次遣唐使有一个其他次

6、遣唐使都不具有的特征。那就是,两艘遣使船采用两条不同的航线向中国驶去,其中一条是以前没使用的南线,但在途中遇难。第二次遣唐使还在途中时,第三次遣唐使就出发了。也就是说,第三次遣唐使并没有收到第二次遣唐使的汇报信息。关于这两次遣唐使不可思议的行动,在日本的史料中没有相关的令人容易理解的记载。因而,这两次遣唐使的派遣,可能和当时东亚世界的激烈动荡有关。659年出发的第四次遣唐使在洛阳和唐高宗见面,不过,到西安的时候发生事故,使节团被幽闭于长安,返回日本是到了唐军和新罗军灭亡百济的第二年,即661年。

7、唐朝为了对这次讨灭百济的军事行动进行保密而幽闭了第四次遣唐使。这些事件都反映了当时东亚世界的紧张气氛。660年百济灭亡以后,倭国援助百济遗臣的复兴活动。663年,倭水军和唐水军战于朝鲜半岛西部的白村江,倭军大败,百济最终灭亡。唐军进驻百济领域,以后倭国和唐朝百济镇将之间有派遣使节的往来。第五次和第六次遣唐使都是派往百济镇将的遣唐使,而不是入朝的遣唐使。关于这两次遣使的目的和该时期百济领域的情况,众说纷纭,在此不多言及。668年,唐军和新罗军灭亡高句丽,第二年即669年第七次遣唐使出发了。《新唐书

8、·日本传》云“贺平高丽”,就是庆贺平定高句丽的使节。之前百济和倭国共同对决唐朝和新罗,高句丽和百济也同与新罗对立,所以,高句丽和倭国的关系比较紧密。至此,第七次遣唐使庆贺平定高句丽,这是倭国转换外交路线的表现,其后发生的高句丽复兴运动,以及新罗援助高句丽遗臣的活动,使唐朝和新罗的关系变得紧张。以后唐朝和倭国的关系逐渐断绝。676年,唐朝解除了和新罗的对立关系,将之前设置于朝鲜半岛的安东都护府迁移至辽东,使新罗领有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676年以后的七世纪,新罗和倭国(日本)的交流很紧密,各国都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