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之科技观

自然辩证法之科技观

ID:44993332

大小:263.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11-06

自然辩证法之科技观_第1页
自然辩证法之科技观_第2页
自然辩证法之科技观_第3页
自然辩证法之科技观_第4页
自然辩证法之科技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之科技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自然科学技术系统科学技术的性质和结构一、科学的基本含义1、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2、科学是创造新知的社会活动。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4、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5、自然科学具有“一般社会生产力”的属性。二、技术概念的内涵1、技术概念的发展2、技术的特点(1)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技术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3)技术是直接生产力(4)技术的商品属性三、科学和技术的关系1、科学和技术的区别(1)目的不同(2)任务不同(3)科研的程序不同(4)社会作用不同(5)最终成果的形态不同2、科学与技术的联系(1)科学与技术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改造世界。(2)随着

2、社会的发展,科学与技术日益一体化。四、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1、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演化过程2、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构科学技术发展的几个观念转变一、学会“站在巨人的肩上”1、铁路电讯先行2、重点发展农业和轻纺工业3、建立大型托拉斯经营体制4、重视信息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的几个观念转变二、只有创新才能超过别人1、从抓机械技术创新开始2、电力技术革命使美国后来居上3、管理科学的创新三、产业化是发展的关键产业化市场化营销化服务化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四步模式科学与伪科学的斗争及其界限一、科学与伪科学的特征1、科学:2、伪科学:二、伪科学的表现形式1、常以最新发现、最新发明、最新创造的面貌出现2、到科学活

3、动之外寻求支持3、以表演代替严密的科学实验4、随心所欲地套用现代最新的科学名词5、你信则灵,心诚则灵,不信则不灵。三、伪科学的类别1、按制造伪科学的手段可分为:(1)魔术型(2)假冒型(3)编造篡改型2、按伪科学的组织形式可分为:(1)江湖型伪科学(2)学院型伪科学(3)权贵沙龙型伪科学四、科学与伪科学的界限1、从科学研究的来源来看2、从科学所包含的内容及认识过程来看3、从社会作用和社会效果来看4、从发展形式和结果来看五、伪科学的危害1、误导科学研究。2、浪费社会财富,损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3、愚弄毒害人民群众4、损害科学声誉,玷污科学形象。5、对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六、伪科学的产生根

4、源(一)主观原因1、追求个人名利2、唯心主义世界(二)社会因素1、新闻媒介推波助澜2、管理混乱3、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4、普遍缺乏科学的理性思维5、精神文明建设比较薄弱6、科学与伪科学斗争的长期性第三节高技术、大科学一、高技术及其特点1、高技术的涵义指哪些对一个国家军事、经济有重大影响,具有较大社会意义,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2、高技术的特点(1)高创造性和高智力性(2)高效益性(3)高战略性(4)高风险性和高时效性二、大科学及其特点1、大科学的涵义指由国家资助的、规模巨大的、拥有先进的实验技术装备,并对社会、生产、生活、政治等起着前所未有作用的现代科学。2、现代大科学

5、的特点(1)大科学使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2)大科学使科学整体化和技术群体化(3)大科学使科学技术管理现代化三、“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1、经验时代2、技术时代3、科学时代4、科技时代第四节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一、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1、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2、学术争鸣与学派统一3、学术的分化、渗透与综合4、学科的继承与创新1、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1)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基本的矛盾运动表现在:①它是推动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基本动力②它是其它矛盾运动的基础(2)科学实践和科学理论的关系①科学实践是矛盾的主要方面②科学理论对科学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学术争鸣与学

6、派统一(1)学术争鸣的原因(2)学术争鸣的社会和科学功能(3)学术争鸣中的社会问题(4)学术争鸣的归宿3、学术的分化、渗透与综合(1)学科分化(2)学科渗透(3)学科综合4、学科的继承与创新(1)科学继承(2)科学创新二、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1、技术目的在技术上为实现社会需求而对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技术系统的功能所作的设定,规定了人们技术活动的方向。2、技术手段为实现技术目的而采取的技术工艺、技术措施、技术方法,是通向技术现实性的桥梁。3、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的矛盾是推动技术发展的最基本的矛盾其矛盾运动的一般模式为: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新技术目的的设定构思与设计研制与试验生产技术需求与供给

7、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科学理论经验知识技能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环境地理第四章科学技术与社会第一节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一、社会经济系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作用二、社会政治对科学技术的保障作用三、社会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作用一、社会经济系统对科学技 术发展的基础作用1、社会经济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2、社会的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3、社会的经济竞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刺激因素这种基础性作用主要通过生产发展提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