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解剖2010.11.10

鼻部解剖2010.11.10

ID:45006866

大小:5.54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1-07

鼻部解剖2010.11.10_第1页
鼻部解剖2010.11.10_第2页
鼻部解剖2010.11.10_第3页
鼻部解剖2010.11.10_第4页
鼻部解剖2010.11.10_第5页
资源描述:

《鼻部解剖2010.11.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鼻部解剖鼻由外鼻、鼻腔和鼻旁窦3部分组成。它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也是嗅觉器官。鼻腔及鼻旁窦在发音中还有共鸣作用。(一)外鼻外鼻的组成:鼻根(23)鼻背(7)鼻尖(5)鼻翼(1)鼻唇沟(2)外鼻孔(8)鼻中隔(24)(二)鼻腔由骨和软骨围成,且鼻中隔将其分为左右两腔。鼻中隔是两侧鼻腔的内侧壁鼻前庭(18):鼻尖和鼻翼内面较为扩大的部分,内面覆以皮肤,富含皮脂腺和汗腺,并生有粗短鼻毛,借以滤过空气中的尘埃。筛骨垂直板(5)鼻中隔软骨(6):常偏向左侧,鼻中隔前下份的粘膜较薄,内含丰富血管,为易出血区。犁骨(7)硬腭(3)鼻腔外侧壁自上而下有3个鼻甲突

2、向鼻腔,即上、中、下鼻甲,各鼻甲下方的裂隙分别为上、中、下鼻道。鼻阈,为鼻前庭后上方的一弧形隆起,是鼻前庭与固有鼻腔的分界。(三)鼻旁窦上颌窦(最大):开口于中鼻道,由于窦口高于窦底,炎症化脓时,分泌物不易排出。额窦: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分为前、中、后三群,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鼻窦隐窝。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1)鼻骨在侧切线位像呈由后上向前下斜行的条状骨影,顶端以鼻额缝与额骨相接,下端与软骨相连而显示不清。正位上鼻骨显示为左右对称的长方形骨影,中间有纵行骨间隔。鼻窦:①上颌窦(maxillarysinus)②筛窦(e

3、thmoidsinus)③额窦(frontalsinus)④蝶窦(sphenoidsinus)形状、大小气化个体差异大初生婴儿:上颌窦和筛窦3岁时:额窦、蝶窦始出现鼻窦鼻窦窦腔透明,粘膜不显影,窦壁边缘清晰、锐利。鼻腔透光,鼻中隔为纵行致密条影。上鼻甲较难显示,中鼻甲较垂直,下鼻甲弯卷。(一)、x线柯氏位:显示额窦和前组筛窦。华氏位:显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鼻腔。(二)、CT1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两半,两旁可见鼻甲及其表面粘膜,冠状面显示鼻甲及鼻道最佳2鼻窦:可见光滑完整骨壁及分隔,粘膜菲薄而不显影,窦腔内充满气体。窦腔大小及形态变化较大。3

4、鼻甲、鼻窦粘膜为等密度,增强后强化明显。鼻窦鼻及鼻窦正常CT正常筛窦及蝶窦(三)、MRI鼻:气道呈低信号,鼻甲粘膜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明显强化。冠状面显示鼻甲与鼻道的关系最好。鼻窦:窦腔内气体及窦壁骨皮质均呈黑色,二者很难区分。鼻窦主要由中等信号的粘膜层衬托显示。冠状面显示眶底、筛窦及上颌窦底清楚。鼻窦正常上颌窦窦腔内气体及窦壁骨皮质均呈黑色,二者很难区分。鼻窦主要由中等信号的粘膜层衬托显示。正常鼻及鼻窦(冠状面)冠状面显示鼻甲与鼻道的关系、眶底、筛窦及上颌窦底清楚。上颌窦上颌骨内,三角形,透光清晰,窦内粘膜一般不能见,厚度不超

5、过1-2mm,窦壁皮质锐利清晰。新生儿隐约可见,5岁增大,10岁达鼻底,15-18岁似成人。开口于中鼻道鼻窦额窦额骨内外骨板之间3岁出现,7岁发育,20岁完成发育。正常人气化发育差异很大鼻窦筛窦筛骨内,呈蜂房状气房筛窦蜂窝的数目大小和排列很不规则。婴儿仅2-3气房,4-5岁始发育,20岁完成以中鼻甲附着处前下方为界,前下方为前组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方为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后组较前组气房大而少。鼻窦蝶窦蝶骨体内3岁开始发育,9岁较明显,成年完全蝶窦两侧多不对称,窦腔内可有不完全间隔。气化较好可伸展至蝶骨大翼、翼突基底部,筛窦区,蝶骨体、鞍背

6、,枕骨基底部鼻窦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