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748.1-2009 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菌种

db33 748.1-2009 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菌种

ID:45030208

大小:199.1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08

db33 748.1-2009 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菌种_第1页
db33 748.1-2009 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菌种_第2页
db33 748.1-2009 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菌种_第3页
db33 748.1-2009 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菌种_第4页
db33 748.1-2009 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菌种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3 748.1-2009 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菌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B39备案号:DB33DB33DB33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748.1—2009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第1部分:菌种Cordycepsmilitaris(L.)LinkPracticespecificationforcultivationtechnologyPart1:Spawn2009-05-13发布2009-06-13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748.1—2009前言DB33/748-2009《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按部分发布,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菌种;——第2部分栽培技术

2、规程;——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本部分为DB33/748-2009的第1部分。本部分的4.4、7.2为强制性条款,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博士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局、景宁畲族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卿、吴邦仁、林多聪、刘宁、汤慧、刘宇、梅旭东。IDB33/748.1—2009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第1部分:菌种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北冬虫夏草菌种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贮存、保质期、运输。本部分适用于北冬虫夏草菌种生产

3、。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12728食用菌术语《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62号令发布)3术语和定义GB/T12728食用菌术语中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北冬虫夏草又名北虫草、蛹虫草

4、,属于子囊菌纲,球壳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北虫草的寄主昆虫豆天蛾(Clanisbilneatawalker)属鳞翅目,天蛾科。只发生在豆天蛾的幼虫上。3.2菌丝(球)自溶菌龄过长、高温影响、导致生理老化、菌丝(球)解体而产生黄色代谢水的现象。3.3分生孢子生于分生孢子梗上,一种无性孢子。3.4豆天娥粉把豆天蛾(一种属天蛾科、鳞翅目的天蛾)干燥后碾制成粉末。4菌种制作要求4.1品种选用应选用种性好、抗逆性强,对当地自然环境适应的种源。4.2容器1DB33/748.1—20094.2.1母种采用玻璃试管。4.2.2原种采用常

5、规玻璃三角瓶250mL~1000mL,栽培种采用发酵罐。4.2.3各级菌种采用棉塞或其他能满足正常发菌要求的材料进行容器封口。4.3母种制作4.3.1培养基采用PDA培养基或改良PDA培养基。4.3.2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8g~20g、水1000mL。4.3.3改良PAD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5g,琼脂18g~20g,水1000mL。4.3.4制作方法将去皮马铃薯切片置容器内加水1000mL,煮沸15min,过滤,加入葡萄糖和琼脂,补足水至1000m

6、L,加热溶解;琼脂溶解后,用分装器装入试管中,装量为试管长的1/5,塞上棉塞。置灭菌锅中,在0.1Mpa压力下灭菌0.5h,自然落磅;将试管趁热排放在斜面板上冷却。4.3.5转管扩繁经出草鉴定合格的母种。以1:20~1:30进行转管,在22℃~25℃环境中培养,菌丝长满试管斜面即可使用。4.3.6贮存母种一般在冰箱中保藏,保藏温度为4℃~5℃。4.4原种、栽培种制作4.4.1培养基配方一(%):玉米粉2%、葡萄糖2%、蛋白胨1%、酵母粉0.5%、KH2PO40.1%、MgSO40.05%、pH6.5配方二(%):马铃薯20%

7、玉米粉3%、葡萄糖2%、蛋白胨0.3%、、KH2PO40.15%、MgSO40.05%、pH6.54.4.2装瓶按比例将培养料均匀装入三角瓶中,500m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mL~200mL,用棉塞封口。4.4.3灭菌在0.11Mpa压力下热力灭菌2h。4.4.4接种培养料冷却到24℃以下,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每支母种接1瓶原种;每300mL原种接10L栽培种。4.4.5培养静置培养48h后,置于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140r/min~160r/min,22℃~25℃,培养4天~6天。4.4.6贮存原种、栽培种在适温4℃~16℃

8、、干燥(相对湿度60%~70%)、通风、清洁、避光的室内整罐保藏。4.5要求4.5.1感官要求4.5.1.1母种感官要求母种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4.5.1.2原种、栽培种感官要求原种、栽培种感官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1母种感官要求2DB33/748.1—2009项目指标菌丝状态菌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