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13册美术全册教案

岭南版13册美术全册教案

ID:45043645

大小:5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08

岭南版13册美术全册教案_第1页
岭南版13册美术全册教案_第2页
岭南版13册美术全册教案_第3页
岭南版13册美术全册教案_第4页
岭南版13册美术全册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岭南版13册美术全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艺术与科学交融美  第一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启示  教具:文本资料,相关图片  课型:综合型  教学目:1.初步了解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特点.  2.通过对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范例赏析,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厚博大.  教学重点难点:1.艺术与科技结合特点.  2.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原理,造型风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出示打火机一支提问:大家都知道现在人们生火用是打火机但古人是怎么样取火呢?  学生谈感受.  (以提问导入课题,提出观点.)  老师:这一发展历程有什么奥秘?  学生踊跃作答  老师:很好!那么有谁知道古人最早将艺术与科技结合例子吗?(设问形

2、式制造悬念.)  三.课堂发展  1.观察感受经典范例导赏:赵州桥.四羊方尊.编钟.长信宫灯.  2.老师口述:从出土无数珍贵文物中,我们可以发现,古老文物既是规范性工艺品,同时也是当时高科技产品,你们发现了它们共同特性吗?  (提问并看课本上提示)  3.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各范例并打开幻灯机,老师逐个讲解分析.  例如:四羊方尊  实用性:酒器美观:奇特.厚重.精美纹饰  科技:高超冶金铸造技术  4.建议学生可以自己试用一句简短话语将书中介绍作品从科技和艺术两方面概括出来,比如:“赵州桥---古老拱券石桥,历经千年风雨,神秘蛟龙穿岩,精雕栩栩如生.  其后可另加一些课外图片,尝试对不同艺术

3、形式,围绕艺术与科技结合主题,发表自己感想.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  四.课后延伸  教师运用对比手法(点出此画与前面主体造型作品具有明显不同特征)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不需要作结论,看到下一课“物之道”与“无尽无极”,为下节课作好铺垫.  五.课堂作业  1.继续查找资料,为下一课作准备.  2.观察生活中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典型现象,并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  第二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魅力  教具:相关作品及图片  教学目:感受了解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魅力,使学生学习.创造与探索向艺术创造与艺术表现能力更高层次发展.  教学重点:认识现代生活中艺术与科技结合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学科综合学习思考

4、.  教学难点:对现代艺术(建筑.工艺设计)形式美感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上一节课古代灯具与本课现代灯具.  老师提问:有何启示?  学生谈感受  2.欣赏书本雕塑与国画,问其奥妙之处(学生思考)  三.课堂发展  1.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本,并提出问题讨论,引导欣赏有创意.有科技含量作品,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交融魅力.(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能力)  2.赏探析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现代生活中最具有现代意味和气派作品.认识材料多样性及其带来材质美感.从视觉艺术角度扩大学生对艺术理解.敏锐地感受现代生活与现代艺术和科技发展是密切相关.  3.分组讨论交流,运用上节课

5、学过欣赏评述方法,进行书面作业练习.  四.总结  1.艺术与科技结合始终是时代进步标志之一.  2.认识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总体风格,形式不同区别及其特点.  3.新技术.新材料和出现,推动了艺术发展.  4.观念变革,以人为本理念影响了艺术创作.  五.课后延伸  可考查当地资源,进行古今作品欣赏对比研究,大胆地表达自己意图,熟悉掌握上节课运用“欣赏—评述”技能.  (进一步巩固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唯一美感意识)  六.板书设计  1.艺术和科学共同基础:人类创造力  2.现代作品:(1)简洁.明快.单纯  (2)富有艺术魅力,科技含量高3.作画步骤:(1)铅笔稿(2)大轮廓(3)上色(4)

6、调整完成4.作业:动手画出你心目中家电或其他物体图案.第二单元校园采风第一课校园风景  (2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课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演示和练习相结合.  一.教学目  1.使学生了解掌握表现风景一些基本技法.  2.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手法表现景物空间.  3.灵活运用所学手法表现自己构思和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构图与透视必须方法.  难点:透视表现规律.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取景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示意图,不同角度风景图片,各种不同风格风景画图片.  学具:写生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2.引导认真听课.  3.课前谈话

7、导入新课:(约2分钟)  步骤一: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出示风景图片若干张(照片/绘画).1、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问题?.①你知道这是什么图片?  ②它们给你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小结:图片当中构图和透视因素.  2.教师总结,风景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到处都有,可以画成画副,也可以  拍成照片,它是我们保存记忆手段,那么要如何把风景拍得好看,画得好看呢?首要就在于取景(构图)和透视  步骤二:讲授新课  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