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化学改编题、猜测题:实验题改编(汇龙中学)

2019-2020年高考化学改编题、猜测题:实验题改编(汇龙中学)

ID:45069682

大小:1.39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09

2019-2020年高考化学改编题、猜测题:实验题改编(汇龙中学)_第1页
2019-2020年高考化学改编题、猜测题:实验题改编(汇龙中学)_第2页
2019-2020年高考化学改编题、猜测题:实验题改编(汇龙中学)_第3页
2019-2020年高考化学改编题、猜测题:实验题改编(汇龙中学)_第4页
2019-2020年高考化学改编题、猜测题:实验题改编(汇龙中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化学改编题、猜测题:实验题改编(汇龙中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化学改编题、猜测题:实验题改编(汇龙中学)(启东市汇龙中学陆瑾瑾)原题:(广东省潮州金山中学xx年高三三模)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Cu(OH)2受热分解产物及产物性质设计如下实验过程(原子量:H-1O-16Cu-64):(1)取0.98gCu(OH)2固体加热,有铜的氧化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右图所示:产物A、B的化学式分别为和Cu2O。(2)为探究产物A能否被NH3还原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实验中观察到A变成红色物质,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

2、式为。有人认为在装A物质的试管与烧杯之间需加一个防倒吸装置,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填“有”或“没有”)原因是。(3)取少量产物B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判断出高温时A与B的稳定性大小是:。答案(1)CuO(3分)(2)N2(2分)没有(2分)产生的氮气不易溶于水,如发生倒吸,可将水压回烧杯中。(3分)(3)Cu2O+2H+=Cu2++Cu+H2O(3分,不配平扣2分)(4)Cu2O稳定(3分)改编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Cu(

3、OH)2受热分解产物及产物性质设计如下实验过程(原子量:H-1O-16Cu-64):(1)取0.98gCu(OH)2固体加热,有铜的氧化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右图所示:产物A、B的化学式分别为和Cu2O。(2)为探究产物A能否被NH3还原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实验中观察到A变成红色物质,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有人认为在装A物质的试管与烧杯之间需加一个防倒吸装置,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填“有”或“没有”)原因是。(3)该小组同学通过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并

4、检验产物。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请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4)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的稳定性比Cu2+差(Cu+Cu+Cu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答案(1)CuO(2)N2(2分)没有产生的氮气不易溶于水,如发生倒吸,可将水压回烧杯中。(3)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产物水,吸收氨气中混有水蒸气,干扰产物水的测定。在A和烧杯之间加2个干燥管分别装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其余干燥剂也可以)

5、(4)取少许样品,加入稀H2SO4,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Cu2O反之则没有原题:(宋雪梅)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

6、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实验结果

7、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由此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于2mol/L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

8、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编号盐酸NaOH溶液△t/℃13.65﹪2.00﹪3.523.65﹪4.00﹪x37.30﹪8.00﹪14(1)表中x=。(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