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教案)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 古对今》

(赛课教案)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 古对今》

ID:45085414

大小:8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09

(赛课教案)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 古对今》_第1页
(赛课教案)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 古对今》_第2页
(赛课教案)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 古对今》_第3页
(赛课教案)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 古对今》_第4页
(赛课教案)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 古对今》_第5页
资源描述:

《(赛课教案)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 古对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识字6 古对今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对子”这种语言艺术形式,根据课文内容了解对子中词语的组成特点。过程与方法1.教师范读生字和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正确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生字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3.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板书,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对子中词语的组成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领略四季朝暮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丰富美妙,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

2、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组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能仿照课文的形式自己编创对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对子,也叫对联,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它与中国的语言、文字、修辞、思维以及社会观念有密切关系。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将一些自然现象融入到对子中,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而且能让我们认识更多新的生字朋友。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吧!(板书课题)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生字中的边音“凉、李”,翘舌音“暑、晨、朝”。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

3、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圆、李、杨”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寒、暑”等字时,可以通过学生集体表演的方法;学习“香”字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夕、古”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谜语示例:禾苗青青,长在上边,太阳红红,落下山头。(谜底:香)形近字对比示例:古—舌(舌头)—吉(吉祥)细—田(农田)—抽(抽查)夕—多(多少)—歹(好歹)凉—京(京剧)—谅(原谅)(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古”上宽下窄,横要写得长些,稳住全字重心,竖稍往左倾斜,“口”略扁窄。“凉”两点水起笔一点略低于右边,“京”下部竖钩略短,两点左右呼应。“细”

4、左边的绞丝旁起笔稍高,注意两个撇折的角度不同;“田”起笔低于左边,字形略窄。“夕”整个字体呈向左下倾斜的态势,首笔竖撇略短,横撇要写得横短、撇长;末点起笔于首撇尾部,止笔于长撇中段。易错提示:“凉”左边是两点水,不要写成三点水;右下部是竖钩加两点,不要写成竖和撇捺。“李”下部是“子”,不要写成“于”或“予”。“香”上部是“禾”,不要少写一横撇;下部是“日”,不要写成“目”或“田”。(3)归类识字。归类示例:带禾字头的字:香(花香)—秀(优秀)—季(四季)—委(委屈)带木字头的字:李(李花)—杏(杏仁)—杰(杰出)—查(检查)(4)多音字。和朝(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5、。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点拨。朗读指导:“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晨/对/暮,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2.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思考并回答问题:课文共有几小节?每小节有什么特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明确:课文共有三小节,每节两句,每句尾字押ɑng韵(“方、凉、霜、阳、杨、香”),读起来朗朗上口。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四季、朝暮的变化。教师点拨:对子的特点:(1)字数相等;(2)节奏一致;(3)词性相对;(4)结构相同;(5)平仄合律。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初读

6、课文,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对子具有哪些特点呢?课下同学间可以交流一下,然后把大家发现的特点总结起来。还可以通过书籍或互联网查找一些对子,积累起来,互相交换着读一读,感受对子的结构美和韵律美。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古今 凉风 细长 夕阳 李子 鸟语花香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古对今》一课。通过朗读,同学们知道课文是用什么形式写的呀?(指名回答或让全班齐答)对,用的是对子。有没有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积累的对子?(学生抢答)同学们分享的对子都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细读课文,细品对子。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学习第1小节,

7、思考并回答问题:这一节是从哪些角度来介绍对子的?明确:从时间、形状、冷暖这三个角度介绍了对子。“古”“今”是表示时间的反义词。“圆”“方”是表示形状的反义词。“严寒”写的是冬天,“酷暑”写的是夏天,“春暖”写的是春天,“秋凉”写的是秋天。这几组对子向我们展示了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2.学习第2小节,思考并回答问题:这一节是从哪些角度来介绍对子的?明确:从自然现象、天气这两个角度介绍了对子。“晨”“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