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本课题主要研究阶段及预期成果

中华美德本课题主要研究阶段及预期成果

ID:45104989

大小:22.6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09

中华美德本课题主要研究阶段及预期成果_第1页
中华美德本课题主要研究阶段及预期成果_第2页
中华美德本课题主要研究阶段及预期成果_第3页
中华美德本课题主要研究阶段及预期成果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华美德本课题主要研究阶段及预期成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美德本课题主要研究阶段及预期成果主要研究阶段:1.准备阶段2017年1月—2017年7月(1)撰写开题报告,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2)校本文化: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进行中华美德经典诵读(3)行为文化:面向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对校园具有影响的师生家庭成员及有关社会人士开展“感动大家新闻人物”的评选活动。(4)显性文化:面向社会、家长、师生征集特色办校建议,多方筹集资金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2.实施阶段2017年8月-2019年12月(1)落实研究方案,引领实践活动。在全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如低年级的“五每”,即:“每日一句古训”“每周一个

2、故事”“每旬一次欣赏”“每月一次评比”“每学期一个主题”;中年级的“五小”,即:争做“小故事家”、“小画家”、“小作家”、“小制作家”、“小演说家”;高年级的“五大”即:美德故事大家讲、中华美德格言大家诵、中华美德精神大家谈、中华美德人物大家评、中华美德行为大家传等。(2)定期对实验教师的实验进程进行指导。(3)做好实验过程跟踪指导和阶段成果定期梳理汇总工作。3.总结阶段2019年8月—2019年12月(1)课题组对材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撰写结题报告。(2)课题成果汇报展示。(3)结集出版课题研究纪要。采取二项措施。1、加强领导,行政推动。为确保课题的

3、顺利实施,局领导相当重视,教文体局副局长、课题组负责人张刘祥不但对开展活动提出了指导,还亲自设计有关活动。我们还以局的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通知》,明确了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目的、意义,并规定了具体操作的方法、步骤。如: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可利用班、团(队)、校本课程教学或其他活动时间进行;授课教师以学校主抓德育工作的校长、书记、教导主任、团(队)干部、班主任、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为主,并在校长、书记牵头的基础上,由主抓德育工作的教导主任或政教主任负责组织落实,安排好讲课和教研活动以及学生活动等。同时进一步明

4、确: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全区今后若干年学校德育的主要工作,是我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改革的新尝试,也是我们第一次较系统、长时间的德育活动,将作为局评价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各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打破旧的模式,大胆创新,创出特色,抓出经验。2、精心部署,形成合力。根据《秀州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施方案》的总体安排,我们从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策略和教育队伍等全方位进行系统研究,以增强教育的时代感、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整个课题我们用两年时间,分四个阶段加以研究。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统一认识,并组建主

5、课题组,形成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案。建立课题档案,通过文献研究法,把握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制定出“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总课题方案。第二阶段,选定子课题,要求各学校围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这个主课题,根据各自的实际和优势,确立相应的子课题,统筹学校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全面推进课题的实施。这一阶段全区共申报子课题26个,做到每所中小学有1个。如:新城中学制定了《学生责任心培养实施方案》,通过方案的实施要让每一位学生学会负责;磻溪小学制定了《和谐校园建设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通过对我们中华传统中的美德研究,努力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其它如

6、栖真中学的尊重教育、新塍镇中学的感恩教育等。第三阶段,研究实施,在实践中补充完善课题方案,实施并及时总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途径、策略和方法,逐步构建秀洲区学校德育模式。做到三个结合。1、传统美德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学校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及组成部分。因此,落实传统美德教育,首要一条就是:更新观念,形成共识,将传统美德教育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围绕“三个一切”,体现全方位的传统美德教育育人模式。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确立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是当今时代文明进步的需要。因此,学校要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

7、,并以此作为全体教职工的“教育铭”。就是以全方位的育人手段和渠道完善学校的传统美德教育,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材。对学生的各方面负责,对学生的终生负责。这不仅是新时期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其次更新德育观念,不断丰富学校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各校在教育思想上树立全员教育观,成立德育领导机构,从校长室、党支部——教导处——年级组-----班主任,环环有人抓,层层有人管,落实传统美德教育的管理。以教导处为枢纽形成辐射,构成从教导处——各教研组——年级备课组——任课老师;从少先队总部——各少先队大队部——各中队的校园德育网

8、络体系,使传统美德教育做到循序渐进,逐级推开,避免了工作走过场和踏空。在教育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