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发展

江苏经济发展

ID:45106618

大小:68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09

江苏经济发展_第1页
江苏经济发展_第2页
江苏经济发展_第3页
江苏经济发展_第4页
江苏经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经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省经济发展近年江苏的经济综合实力江苏经济多年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78-2001年,全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12.3%,比全国平均增速快3个百分点。2002年全省经济总量跨上万亿元的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700美元。各项衡量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均列全国前茅国内生产总值居第2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居第4位、国有及其他单位投资居第3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第2位、出口总额居第2位、外商直接投资居第2位江苏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苏南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从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判断: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1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

2、并保持稳定或有所下降时,工业化到了中期结束、后期开始的阶段。目前苏南已经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江苏经济进入集约型增长阶段科技进步贡献率30%以下,为粗放型增长方式阶段;科技进步贡献率30—50%,为半粗放半集约型(准集约型)增长方式阶段;科技进步贡献率50—70%,为集约型增长方式阶段;科技进步贡献率70%以上,为高度集约型增长方式阶段。江苏经济将进入生态现代化阶段以劳动力、资金的大量投入为特征,以资源的占用、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换来GDP增长的发展方式,到了非扭转不可的时候。必须痛下决心,推动“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业的结构调整,实行经济发展方式

3、“脱胎换骨”的改造。江苏沿海地区将进入海洋经济时期世界四大海洋支柱产业已经形成,发展前景看好。一是海洋石油工业,二是滨海旅游业,三是现代海洋渔业,四是海洋交通运输业。江苏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是调结构、促增长,即加大力度推进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展创新经济,增强知识动力今后一段时间,将是结构调整政策出台的密集期。结构调整,主要包括环评、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以及企业技改。发展消费经济,增强需求动力。江苏的消费市场仍有较大发展潜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10000亿元大关,实现由投资大省和出口大省向消费大省转变。拉动江苏经

4、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动力,从2006年开始由消费取代投资。这表明,江苏经济增长方式这一转型已经基本定型。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出发点,更加自觉地扩大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发展服务经济,增强产业动力鼓励服务业的跨国投资。当前,并购和非股权安排是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最主要方式。跨国公司在服务业领域更倾向于采取跨国并购和非股权安排的方式进行服务业的跨国投资。发展海洋经济,增强区域动力应以大力发展海洋高技术及其产业化为先导,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发展。发展绿色经济,增强民生动力率先推进绿色增长。实施绿色增长战略,就是以绿色

5、技术和清洁能源创造新的增长动力和就业机会,促进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发展新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来转换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绿色增长,创造支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动力”。规划与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应高度关注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研究低碳经济的市场前景,重视新兴产业项目的投资。制订重点行业的能耗、物耗和环保技术标准规范,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产业带优势:(1):IT产业带是沿宁沪高速公路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5市所形成的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目前,该产业带I

6、T产业产值已达2500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15%,销售超过1亿元的IT企业有100多家,带内部分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鼠标、小屏幕液晶显示器等产品占了世界市场半壁江山,一批产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该产业带还集中了一大批信息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以及信息产品经销商、供应商,形成了产供销、科工贸、产学研为一体的生产、贸易以及技术支撑体系。新材料和重化工产业带是沿江南京、镇江、常州以及江阴、张家港、常熟等苏南县级市所形成的以新材料和重化工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有精细化工、石油化工、高档冶金、工程塑料、包装材料、纳米材料等6大高新技术产品群,

7、产值超千亿元。新医药产业带是沿长江两岸包括苏南、苏中等部分市所形成的以新医药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产值500亿元。带内的化学原料药和制剂药、中医药、生物医药及高效农药等4大产品群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全省医药工业100多个高新技术产品、550多个新医药证书(总数列全国同行业第2位)基本集中在带内。发展速度的影响进入新世纪后,江苏省政府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明确将“四项转移”与“五方挂钩”(“四项转移”,即指产业转移、财政转移、科技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五方挂钩”,即指南京与淮安、苏州与宿迁、无锡与徐州、常州与盐城、镇江与连云港建立市级挂钩合作

8、关系。)作为其扶持苏北发展的重要机制保障。区域要协调发展就意味着要缩小发展的差距,而要缩小发展差距则要求落后地区要以更快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