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发展.doc

江苏经济发展.doc

ID:53068548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1

江苏经济发展.doc_第1页
江苏经济发展.doc_第2页
江苏经济发展.doc_第3页
江苏经济发展.doc_第4页
江苏经济发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经济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产业带优势:三大产业带分别是苏州到南京IT产业带、苏南沿江新材料和重化工产业带、沿江两岸新医药产业带。IT产业带是沿宁沪高速公路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5市所形成的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FI前,该产业带IT产业产值已达2500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15%,销售超过1亿元的IT企业有100多家,带内部分产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鼠标、小屏幕液晶显示器等产品占了世界市场半壁江山,一批产殆己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该产业带还集屮了一大批信息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以及信息产品经销商、供应商,形成了产供销、科工贸、产学研为一体的生产、贸易以及技术支撑体系。新

2、材料和重化工产业带是沿江南京、镇江、常州以及江阴、张家港、常熟等苏南县级市所形成的以新材料和重化工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有精细化工、石油化工、高档冶金、工程塑料、包装材米良纳米材料等6大高新技术产品群,产值超千亿元。新医药产业带是沿长江两岸包括苏南、苏屮等部分市所形成的以新医药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产值500亿元。带内的化学原料药和制剂药、屮医药、生物医药及高效农药等4大产品群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全省医药工业100多个高新技术产品、550多个新医药证书(总数列全国同行业第2位)基本集屮在带内。江苏经济的竞争力及比较优势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3、正在打破国家、省际界限而呈现出新的竞争态势,地区竞争力的强弱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具有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成为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之一,要掌握新一轮竞争的主动权,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既取决于比较优势的挖掘与培育,也取决于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一、地区竞争力理论依据和基本内涵自工业资本主义产生以来,竞争一直是市场经济的主题,对此经济学理论在不同时期、不同侧面均有阐述。亚当?斯密曾提出“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在此基础上也提出“比较优势理论",其后又出现解释“要索禀赋理论”等的H—O理论,1985年,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

4、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首次提出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地区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可综合概括为:一个地区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人文自然条件下,在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过程屮,从全局的高度、根据可以调度的资源,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H的,比其他竞争对手生产出更多财富的竞争能力。二、江苏经济竞争力的基本评估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它随经济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而变化,随着这种变化,原有的优势有可能成为劣势,原有的劣势也有可能转化成优势。面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我们必须认清并培育口身的比较优势,才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在比较优势方面,江苏除有着与全国一样的劳动力价格低廉、供给充足和市场

5、规模庞大以及一定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体系外,更有自身鲜明的个性。(一)江苏经济综合实力的比较优势江苏经济多年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782001年,全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12.3%,比全国平均增速快3个百分点。2002年全省经济总量跨上万亿兀的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700美元。各项衡量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均列全国前茅:国内生产总值居第2位、财政--般预算收入居第4位、国有及其他单位投资居第3位、社会消费詁零售总额居第2位、出口总额居第2位、外商直接投资居第2位。2001年末全省共有各类法人单位40.2万个,比1996年增长31.4%,其屮企业法人单位29.6万个

6、,增长49.4%。与此同时,江苏经济结构层次也逐步迈向高级化和合理化。产业结构上,农业份额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份额上升,传统产业得到改造,信息技术等一些高增长行业成长步伐加快。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由1978年的27.6:52.6:19.8转变为2001年的11.4:51.6:37.();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在三次产业各类法人单位屮,从业人员构成由1996年的1.3:68.0:30.7转变为0.7:67.7:31.6:所有制结构上,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私营经济在经济屮的份额持续上升,单位数和吸纳劳动力也不断增加;企业组织结构上,规模经

7、济发展较快,小型化、分散化状况有所改观,2001年末全年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法人比重达47.1%;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在50—1000万元的企业占30.4%o(二)江苏与鲁、浙、粵三省比较优势对比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以各地区各产业活动规模的增加值为基础数据,加工生成各区域产业的相对份额指标值,即区位商值(注1),据以反映各地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达到识别地区比较优势的H的。区位商值减1则表示某地区某行业的出口份额/该地区对该行业产品的需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