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与中国诗歌

诗经与中国诗歌

ID:45109126

大小:789.5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9-11-10

诗经与中国诗歌_第1页
诗经与中国诗歌_第2页
诗经与中国诗歌_第3页
诗经与中国诗歌_第4页
诗经与中国诗歌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经与中国诗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讲《诗经》与中国诗歌的起源一诗歌的产生诗歌是产生最早的文学体裁。通过有节奏、韵律、高度凝炼的语言反映生活,传递思想,抒发情感。最初的诗是合乐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1.劳动说《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呼’,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遂宍。2.诗言志说《今文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郑玄注云:《诗》所以言人之志意也。永,长也,歌又所以长言诗之意。声之曲折,又长言而为

2、之。声中律乃为和。《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许慎《说文解字·言部》:诗,志也。孔颖达《正义》情动为志,情、志一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邶风·静女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3.巫歌祝辞说。上古祭司兼国王的情况。古者民神不

3、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国语·楚语》)孔颖达云:“王辅嗣以为伏羲重卦,郑玄以为神农重卦,孙盛以为夏禹重卦,史迁以为文王重卦。”良渚兽面神人反山大墓玉钺三星堆青铜器《礼记·表记》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商代的宗教观念,是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且两者紧密结合。商王受命于天,死后又回到上帝左右,因而请命的对象也包括上帝与祖先。商代盛行占卜,凡事大自祭祀、征伐、天时、年成、田猎,小

4、至私人疾病、生育,无一不求神问卜,以定凶吉与行止。人同鬼神之间的交往已成为一项专职,掌管占卜事宜的卜官为巫、史及卜辞中的贞人。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史记·殷本纪》)(汤)斋戒剪发断爪,以己为牲,祷于桑林之社。(《太平御览》卷八十三引《帝王世纪》)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彊御多怼。流言以对,寇攘式内。侯作侯祝,靡届靡究。(《大雅·荡》)甲骨与卜辞商王

5、尚鬼,凡事占卜。占卜内容多以王为中心,就其关心的问题,如对祖先与自然神的祭祀与求告,对风、雨、水及天象、农事、年成的关注,通过贞人向上帝、鬼神、先公先王等问卜,以便预示吉凶,祈望得到保障。占卜材料多为龟腹甲(及少量背甲)和牛胛骨,用前经整治,并在背面(少量牛胛骨亦有在正面)施以钻、凿。占卜时,用燃烧的木枝烧炙凿出的槽和钻出的圆窠,这时甲骨因厚薄不匀而出现“卜”字形裂纹,他们就是根据这些裂纹判断吉凶的“卜兆”。占卜后,将所问事项刻记在甲骨之上,这就是卜辞。刻记在甲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是现存最古的文

6、字,大约有4500个单字,可以识读的占1/3左右。一般先刻竖画,后刻横画,先刻兆序、兆辞、吉辞、用辞,后刻卜问之事,故又称为卜辞。一条完整的甲骨卜辞应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而多数卜辞常省略占辞或验辞。甲骨文中,有的在刻画上涂砂或墨,有的用毛笔写在甲骨上,也有些是先写后刻的。如《殷虚文字丙编》第247片:   甲申卜,□,贞妇好娩□。王占曰:   其佳丁娩,□。其佳庚娩,弘吉。   三旬又一日甲寅娩,不□,佳女。 此辞之“甲申卜,□”即叙辞,为贞卜日期及贞人名。“贞妇好娩□”,为所问之事,称“命辞

7、”或“贞辞”。“王占曰:其佳丁娩,□。其佳庚娩,弘吉”,为商王亲自视兆占问以判断吉凶,称“占辞”。“三旬又一日甲寅娩,不□,佳女”,为卜后31日,事情应验,记其结果而补刻,即“验辞”。在卜辞中,王不仅自任贞人卜问:“辛亥卜,王贞,……”(合集10374);还自任巫祝祝告先祖先妣:“辛酉卜,王勿祝于妣己。/辛酉卜,王祝于妣己,乃取祖丁”(合集19890);“庚辰卜,王祝父辛羊豕,乃酒父……”(合集19921);“贞,王其入,勿祝于下乙”(合集1666);“丁巳卜,争贞,王其有曰祖丁祝”(合集1869正)

8、;“……王勿祝于四父。三月”(合集2331)陈梦家:由巫而史,而为王者的行政官吏;王者自己虽为政治领袖,同时仍为群巫之长。《商代的神话与巫术》李宗侗:君及官吏皆出自巫。《中国古代社会史》,1954,118—119)周代的情形与商代基本相同,周王仍是作为天下最高的君主和教长出现的。周代的祭祠对象分为天神、地祗、人鬼三类。王受天命,代表上天统治人世。《诗·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有命自天,命此文王。”夏后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