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11.3电荷练习(新版)北师大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1.3电荷练习(新版)北师大版

ID:45109250

大小:16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0

九年级物理全册 11.3电荷练习(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11.3电荷练习(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11.3电荷练习(新版)北师大版_第3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11.3电荷练习(新版)北师大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全册 11.3电荷练习(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电荷图11-3-1一摩擦起电与两种电荷1.摩擦起电:用________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____。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______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______电荷。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二验电器1.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作原理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由于带________电荷相互________而张开,带电体所带电荷越多,金属箔张开的角度___

2、_____。[明确]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三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1.利用:现实生活中,应用静电现象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防护(1)运输汽油的油罐车为了防止因摩擦而产生电荷的积累和放电,常会在下面拖一条铁链,及时地把电荷导向大地。(2)带电物体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为了避免雷电的危害,在建筑物的顶端要安装__________。类型一摩擦起电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例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_

3、_____。如图11-3-2所示,小女孩用橡胶棒去摩擦动物的皮毛后,橡胶棒带上了________电。图11-3-2[易错辨析]不同物质内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当两个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上的电子跑到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荷,此时这两个物体带等量的异种电荷。例2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球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相互排斥,则()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D.B可能不带电,C

4、带负电[方法指导]小球所带电性的判断解答此类问题,应该从两个发生“排斥”的小球入手,因为此时只有一种情况,即只有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才会相互排斥。然后分析两个发生“吸引”的小球的情况: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其中的一种可能情况为——一个小球带电、另一个小球不带电;若两个小球都带电,则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即可判断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类型二验电器例3实验室里常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如图11-3-3所示,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可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会因排斥而张开,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图

5、11-3-3A.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不带电B.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正电C.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D.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负电[方法指导]验电器使用的“两能”与“两不能”不能检验物体所带电荷的电性验电器不能定量地测量物体所带电荷量的多少[易错辨析]当带负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金属球,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上,使两片金属箔都带负电,因相互排斥而张开;当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上的电子转移到物体上,使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因相互排斥而张开。类型三静电现象的利用和防护例4安装或维修电脑时,技术人员一般用手摸一下暖气管道或

6、自来水管道,这样做的目的是()A.降低一下手的温度,可能他手的温度太高容易损坏电子元件B.可能他手上有汗水,防止汗水腐蚀电子元件C.中和身体上的静电,防止静电损坏电子元件D.都不是,另有原因[方法指导]静电现象的利用和防护对静电现象的利用通常是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植绒等。静电的危害及防止,通常是防止电荷的积累和放电,如:火花放电和接地放电。课堂反馈(九)[电荷]1.干燥的天气里将毛衣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9-1所示的令人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气球摩擦后___

7、____,会______不带电的头发。图9-12.针对摩擦起电现象,老师在课堂上作如下解释,请你补充完整:“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部分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这样,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________电荷”。3.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体,甲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得到电子带负电B.甲失去电子带正电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D.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4.大量实验表明,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只有________种,同种电荷相互___

8、_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__。5.甲、乙、丙三个通草球静止在如图9-2所示的位置,已知甲球带正电,则乙球带________电,丙球带负电或________。图9-26.用丝绸摩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