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ID:45109368

大小:4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0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_第1页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_第2页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论语》一书中得出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是我们从小就熟知的一本书,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初中小学课本中所学的道德浅显的、易懂的道理。它所影响的是整个中华名族的教育理念。一、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对象 孔子认为教育对政治的作用非常大。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还提出了“庶”、“富”、“教”的思想。《论语》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

2、路》)《论语》又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而“信”一定是由教育而来。所以教育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做一个诚信的人!这也是孔子留给我们最作重要的品质。 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有共同的爱好才能聚集在一起,才

3、能一起相互影响。但他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他的本意可能是鼓励人们奋发学习,不要做困而不学的下民,但毕竟又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上者,甚至武断地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从而又使他的思想陷于自相矛盾之中。孔子还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并付诸实践。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他的弟子中既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称为“贱人”的仲弓父;既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捉襟见肘的原宪和箪食瓢

4、饮的颜回,还有穷困到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等。但我们还不能认为他的“有教无类”就是在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更不能算是现代社会意义上的“普及教育”的思想。孔子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方法技巧,也是交给我们一种热爱万事万物的心境。二、关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君子”原是奴隶主贵族统治者的专称,即奴隶主贵族老爷的意思。孔子把它发展成为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当作教育的培养目标。他明确提出作为一个“君子”

5、,一要能“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二要有“使亲族和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乐”的治国安民之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孔子所主张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四项:历史文献,行为规范,待人忠诚与信实。即《论语•述而》中说的:“子以四、文、行、忠、信。”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的具体教育内容就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孔子的教育内容因受历史条件的局限也有严重的不足,一是忽视自然知识的

6、传授,二是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如《论语•子路》中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教育不仅仅是带给我们知识,很高的薪酬,而是带给我们最最心灵深处的安宁。 三、关于教学的思想1、立志乐道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一个人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志向呢?孔子认为应该“志于道”,应该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

7、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他极力称赞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是“乐道”的表率。孔子特别强调立志乐道要有恒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能经受困难的考验,即“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论语•阳货》)。2、自省自克孔子认为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应从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克己复礼

8、为仁”(《论语•颜渊》),一个人能克制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于“礼”的规范,就是“仁”了,也就是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3、身体力行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反对“言过其行”,认为“君子耻其言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他反对言行脱节,主张“慎言”,甚至主张“先行其言而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