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12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12

ID:45110673

大小:30.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0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12_第1页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12_第2页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12_第3页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12_第4页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12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 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并掌握灵敏性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内容;2.了解并掌握平衡性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1.灵敏性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内容;2.平衡性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内容。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教学时数:2教学过程:第五章 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第五节 灵敏性的测量与评价灵敏性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快速、准确、协调地完成改变身体姿势、运动方向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它不仅与年龄、性别、疲劳、体型和神经类型有关,而且与力量、速度和协调性等素质有密切有关系,因而灵敏素质是内容复杂的一项综合身体素质。在许多技巧性强、技术复杂、动作多变和无固

2、定动作组合的对抗运动项目中,灵敏性显得尤为重要。一、灵敏性的测量形式灵敏性的测量形式分为:疾跑方向的转换、身体位置的变化和身体局部的方向转换等三种。二、灵敏性的测量内容与方法1.往返跑(4*10m)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的速度及在快跑中急停、急起和快速变换动作方向的能力。适用对象:适用于7岁至大学男、女生。评价:4*10m往返跑所需时间越短,则受试者的速度及在快跑中急停、急起和快速变换动作方向的能力就越高。中国成年人4*10m往返跑评价标准见表5-12。2.“十字”变向跑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在快跑中快速变换身体方向的能力。适用对象:适用于10岁至大学男、女

3、生。评价:“十字”变向跑所需时间越短,则受试者在快跑中快速变换身体方向的能力就越强。3.反复侧跨步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快速向两侧变换运动方向的能力与动作的协调性。适用对象:适应于儿童到成年人。评价:反复侧跨步的次数越多,则受试者快速向两侧变换运动方向的能力与动作的协调性就越好。4.10秒钟卧撑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快速变换身体姿势和准确协调地完成动作的能力。也可以用1分钟立卧撑测量力量耐力素质。适用对象:适用于10岁至大学男、女生。评价:10秒钟卧撑的次数越多,则说明受试者快速变换身体姿势和准确协调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就越强。5.象限跳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

4、在快速跳跃中,支配肌肉运动和克服身体惯性的能力。适用对象:适用于10岁至大学男、女生。评价:象限跳的次数越多,则说明受试者在快速跳跃中,支配肌肉运动和克服身体惯性的能力就越强。三、灵敏性测量的注意事项(1)应根据受试者的性别、年龄、群体特征选择适宜的灵敏性测量方法。(2)严格控制测量条件,如动作规格、完成次数、测试时间等。(3)测试前应做好准备活动,并指导测试者进行必要的练习。第六节协调性能力的测量与评价协调能力是机体不同系统、不同部位和不同器官协同配合完成某一动作或技战术活动的能力。它是形成运动技能和技术的基础。协调能力好的人做一个动作或参加一项运动时,身体各

5、部位就会配合得很好,且动作协调优美;协调性差的人,做出的动作可能会生硬、别扭。一、协调能力的分类及测量形式协调能力可分为一般协调能力和专项协调能力。协调能力的测量形式一般有测量按固定的路线移动所需要的时间,测量在规定的时间内所完成动作的次数,以及测量掷远的距离及准确性等。二、协调性的测量内容与方法1.足球曲线运球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在运动中既要观察目标,又要在快速移动中完成运球的协调能力。适用对象:适用于10岁至大学男、女生。评价:足球曲线运球所需的时间越短,则受试者的协调性越好。2.双脚连续跳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在连续跳跃过程中的速度感、节奏感,以及眼

6、与脚的协调动作能力。适用对象:适用于3岁到6岁幼儿。评价:双脚连续跳测验的时间越短,则受试者的速度感、节奏感,以及眼与脚的协调动作能力就越强。中国幼儿双脚连续跳评分标准见表5-27。3.对墙传球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在连续传球过程中的反应速度球反弹的节奏感,以及眼与手的协调动作能力。适用对象:适用于10岁至大学男、女生。评价:对墙传球的次数越多,则受试者反应速度球反弹的节奏感,以及眼与手的协调性就越好。4.投远(垒球、网球、手球、实心球)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全身做动作的协调能力。适用对象:12岁以下:垒球、网球、沙包;12以上:手球、实心球。评价:投掷距离

7、越远,则受试者全身做动作的协调能力就越强。4.投准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视觉与上肢做动作的协调能力。适用对象:7岁至老年人。评价:投掷命中率越高,则受试者视觉与手臂的协调性就越好。三、柔韧性测量的注意事项(1)受试者在测量前应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受伤。(2)测试前指导测试者进行必要的练习。(3)严格控制测量条件,如动作规格、完成次数、测试时间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