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

ID:45128371

大小:53.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2、了解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3、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4、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及分析,探究“三大发明”的发明过程,初步培养历史感知和历史想象能力;通过对宋元科技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考虑问题的初步能力。重点和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

2、和传播。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教学方法:1、讲授法;2、阅读指导法;3、提问启发式;4、分组讨论法。教学资源:课本插图、小黑板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有誉满全球的四大发明,你知道是哪四大发明吗?(生答)那么你知道四大发明的发明过程、应用和传播吗?(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造纸术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究其余的三大发明的发明过程、应用、传播及其意义。讲授新课:(板书)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我们首先来探究印刷术。说起印刷术,同学们并不陌生,最早的印刷术是什么印刷术?(

3、生答:雕版印刷术)世界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朝代印刷的什么书?(生答:唐时印制的《金刚经》)请同学们思考雕版印刷有什么欠缺和不便没有?为帮助同学们思考,老师给你们出一道数学题算算: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要刻完我们这本历史课本(14多万字),需要多长时间呢?(生答:八九年)要八九年时间,还不包括插图。那么同学们,你知道雕版印刷术的不足了吗?(生答:费时费工)而且很不经济,如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场,造成巨大的浪费。那么怎样才能克

4、服雕版印刷的不足呢?(引导学生回答:如果把雕版死的字变为活字,死版变为活版,不就既经济又省时了吗?!)那么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呢?(板书)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板书)1、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毕升的画像,阅读小字部分。通过阅读,同学们知道活字印刷术有哪几道工序吗?(引导学生: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四道工序)强调单字必须是反字,并按韵母分类装;排版时用松脂、蜡和纸灰铺底,便于熔化,固定活字;拆版时,熔化松脂、蜡,把活字拆下,分类还原,以备再用。由此可见:活字印刷术的字是活的,可以重复使用的;版是活的,可排可拆,既

5、经济又省时。活字印刷把印刷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注意:活字是反刻的,想想字怎样才能反刻呢?(引导学生回答:用正写的透明字纸反贴在胶泥上。)科学是无止境的,你发现毕升发明的陶活字有什么缺点吗?(板书)2、活字材料的改进引导学生回答:陶活字易碎,吸墨性不强。指出:为克服不足,活字材料出现了木、锡、铜,直到近代才广泛使用耐磨损、清晰度高的铅活字。而今天的印刷业已告别“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光与电”的时代。同学们能举个例子吗?(如电脑排版、激光照排、高速印刷机等,印出的日报、晚报让我们及时了解时事新闻等)科学是无止境的,宋元时期的印刷

6、术还有哪些发明呢?(板书)3、套色印刷和转轮排字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图文,指出:套色印刷是最早的彩色印刷,一种颜色需一块版,几种颜色就需制作几块版套着印刷,工艺要求相当高。我国最早的套色印刷品是在山西应县木塔内发现的辽代红、黄、蓝三色佛像版面。转轮排字是元朝科学家王祯发明的,启发同学们自己说说它的好处。(大大减轻了排字工人的劳动强度,坐着就可以挑字,不必走来走去,而且提高了排字速度。)北宋时期,聪明的中国人不仅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还发明了什么?(生答:指南针)你知道指南针发明的原理是什么吗?(生答:磁石有指示南北的特性)(板书

7、)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板书)1、战国司南到北宋指南针指出:指南针的发明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古代中国人一千多年的探索。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发现了磁石有指极的特性,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汉朝司南》模型图,启发学生找出司南的缺点。指出:由于司南体积大、不易磨制、磁性小、转动不灵活等局限性,没能广泛使用。经过长期实践和努力研制,聪明的中国人终于在北宋发明了一种新的人工磁化法,这就是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钢针就磁化为指南针。这种磁针磁性大,使用方便,因此得以广泛使用。直到19世纪现代电磁

8、铁出现以前,多种多样的磁性指南仪器都是以这种磁针为主体,只是在磁针的形状和装置方法上有些变化。(板书)2、火器的广泛使用宋元时期,战争多,火器广泛使用,主要有哪些火器呢?(生答: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同学们在影视里见过这些火器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