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习题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习题

ID:45129890

大小:2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习题_第1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习题_第2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习题_第3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习题_第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是广西人,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鸦片战争后失业回到家乡,做烧炭工人。杨秀清的“失业”,与某城市的开港有关。该城市应是(  )A.广州B.上海C.天津D.南京【答案】B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即广州、上海、福州、宁波和厦门,其中广州在通商口岸开放之前既已有“十三行”,它当时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场所;

2、鸦片战争之后尽管广州仍旧是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但由于上海等港口的开放,广州垄断对外贸易的局面不复存在,两广地区大量手工业工人失业,这些失业的手工业者成为太平天国势力兴起的重要力量,所以答案选B项,A项不是造成杨秀清的“失业”的直接原因,C、D项开放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2.(xx·深圳宝安调研·7)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批难民涌入上海,其原因主要是(  )A.开放口岸的吸引力B.躲避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乱C.躲避太平天国与清军战乱D.洋务企业吸引【答案】C [上海于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成为通商口岸,与题目中的时间“

3、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不符,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发生于北方地区,与题目中的“上海”不符,故B项错误;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清军对峙十余年,该地区大批难民为躲避战乱,纷纷涌入上海,故C项正确;洋务企业创办于19世纪60—90年代,与题目中的时间“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不符,故D项错误。]3.“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依据史实,“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B.提出《资政新篇》C.创立拜上帝教D.永安封王建制【答案】B [洪

4、仁玕协助洪秀全主持太平天国的领导工作以后,根据其居留香港期间的观察写成了《资政新篇》,成为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的体现。]4.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下列哪一历史运动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答案】B [义和团运动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题干材料中反映的近代化含义无直接联系。A、C、D项分别从生产力、

5、思想文化和政治三个角度反映了中国的近代化。]5.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答案】A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鸦片战争后列强的经济侵略加剧了农民的贫困,巨额赔款被转嫁到农民身上,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6.(xx·深圳调研·15)19

6、07年《神州日报》刊登一首悼念诗:“深山有虎称专制,天国无花不自由。千百罗兰相继起,利刃能断几人头。”它所描写的可能是(  )A.太平军将士坚守天京B.义和团运动被镇压C.革命党人英勇就义D.五四进步青年被捕【答案】C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3—1867年,从时间来看于题干中的1907年不相符,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1901年失败,从时间来看也与题干不相符,故B项错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于1905年成立,随即在1905—1911年展开了一系列意图推翻清政府的武装起义,从题干中的时间1907年,关键词专制、自由等信息可以判

7、断,该报描述的是革命党人,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从时间来看也与题干不相符,故D项错误。]7.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答案】D [由材料中“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可以判断,报道的是辛亥革命。]8.(xx·惠州调研·15)有学者认为: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

8、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这可用来说明(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辛亥革命的偶然性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紧迫性D.国民革命的仓促性【答案】B [革命党应该主要指的是革命派,维新派是改良派,故A项错误;“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可以看出,材料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