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国书法的对外传播与交流

《书法》-中国书法的对外传播与交流

ID:45136986

大小:314.3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0

《书法》-中国书法的对外传播与交流_第1页
《书法》-中国书法的对外传播与交流_第2页
《书法》-中国书法的对外传播与交流_第3页
《书法》-中国书法的对外传播与交流_第4页
《书法》-中国书法的对外传播与交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法》-中国书法的对外传播与交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七讲中国书法的对外传播与交流中国书法在日本的传播与中日书法交流现在所能见到的“汉委奴国王”金印是公元一世纪日本列岛受到汉文化影响的最早见证。后来逐渐传入日本的中国文明,对日本文明的演进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而书法作为中国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日本也有了相当广泛的传播与交流。毫无疑问,日本书法源于中国。日本书法家从大和时代就已经开始学习中国书法了,这种学习在奈良、平安朝(相当于中国的唐代、北宋)达到高潮。在平安中晚期,逐渐衍生出假名书法。而到了近代,由于欧风东渐,日本书法也受到了西方绘画影响,出现了所谓的“现代派书

2、法”。总括起来,日本书法的主要风格有三类:一类为仿唐风书法,一类为假名书法,一类为近代以来的现代派书法。所谓仿唐风书法,以书写汉字为主,风格上模仿王羲之以及唐代书法,在笔法、字法、墨法、章法上都直接取法中国传统。这种风气是由日本的遣唐僧带回去的,后来在日本代有传人。代表人物有日本平安朝的三笔三迹、镰仓时代的临济宗僧人妙抄等人。所谓三笔,指空海、嵯峨天皇、桔逸势三位平安早期的书法家。三迹,则指平安中期的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三位书法家。小野道风、藤原佐理等书家也致力于中国书法的日本化,创作了相当多的假名书法。

3、至于近代的现代派书法,则多在二战以后,主要有前卫派、少字数派和近代诗文派等。直到今天,书法还在日本的学校教育中仍然占据一定位置,中日书法交流也在不断地进行,推动着双方的书法发展。中国书法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交流朝鲜半岛自公元一世纪至二世纪的三国时代开始,就已经正式使用汉字了。三国时代(一到七世纪)的高句丽、百济、新罗都不断有与汉唐书法家交往的记载。新罗时代(七到十世纪)书法多受唐代影响,尤其是欧阳询影响很大,金生和崔致远为其代表。高丽王朝(十到十五世纪)书法继续受到唐代诸家影响,后期传入号称“松雪体”的赵孟頫书法。

4、朝鲜(15世纪以来)建国以后书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王羲之和赵孟頫书法影响了整个15世纪。朝鲜(15世纪以来)建国以后书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王羲之和赵孟頫书法影响了整个15世纪。16-17世纪,书风严谨的石峰体书法与明代草书风、文征明体鼎足而三;18—19世纪,东国真体成为朝鲜书法主要风格;19世纪后半期阮堂体影响书坛。20世纪后半期以来,北朝鲜和韩国书法发展不平衡,韩国书法水平更高,近年来与中国的交流也更加频繁。在日本、朝鲜之外,中国书法在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还有相当广泛的传播。其中,美国、英国、法国、新加

5、坡等国家有大量的古代或现当代书法作品收藏,许多公私藏家甚至以中国书法作品收藏为特色。现在居住在这些国家的外籍华人不断地在进行着中国书法的研究和传播工作,关于中国书法的研究文章与专著也有相当一部分在国外出版,许多国家的书法家也不断地与中国书法家进行交流,继续弘扬着中国书法这一门传统艺术。黄惇示范FINEAllrightsreservedOctober28th,20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