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D:45150740

大小:53.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试卷类型:A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应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分封制从本质上说,仍是社群自治的延续……同商朝相比,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据此可以看出,比起商朝松散的联盟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度A.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B.天子与诸侯形成官僚政治体制C.依据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D.中央对地方形成垂直管理形

2、式【答案】A【解析】【详解】分封制度下,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管理,“出现了上层的——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说明分封制下周天子对于地方控制力加强,故A项正确;分封制度下仍是贵族政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分封制分封的依据,而是论述分封制作用,故C项错误;由于地方诸侯权力较大,周天子难以实现中央对地方形成垂直管理,故D项错误。2.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等级制度特征C.尚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答

3、案】C【解析】根据材料“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王奈何不得候”可知,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下国家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材料反映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无法体现相互制衡,排除D。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王奈何不得候”,结合所学分封制的特点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解答。3.许倬云先生的《万古江河》中提到“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从有余的地方取出来,

4、以补不足),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这反映了西周的政治机制A.有利于边疆的开发与拓展B.有利于西周中央高度集权C.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D.有利于稳定社会政治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来看,西周是通过以血缘宗法关系为主的多种方式,巩固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机制有利于稳定社会政治秩序。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西周时期还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排除

5、B项;材料反映的是周天子与地方诸侯之间的关系,不是民族关系,排除C项。【点睛】西周通过实行宗法制,在保证各级贵族垄断政治权力和特权地位的基础上,调节贵族之间的矛盾,稳定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宗法制的严格实行,有利于凝聚亲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以得到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的目的。4.《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A.宗法制B.分封制C.内服制度D.联姻结盟【答案】A【解析】材料“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反映了血缘同姓关系是“同志”的基础,而血缘同姓关系是宗

6、法制的特点之一,故A正确;分封制与血缘同姓关系没有必然联系,故B错误;内服制度也不能体现血缘同姓关系,故C错误;联姻结盟也不等于宗法制血缘关系,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同姓则同德……同心则同志”,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血缘同姓关系是宗法制的特点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建立……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第三次在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

7、中央集权制形成B.神权与王权结合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D.王位世袭制确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秦朝中央集权制形成,A正确。B神权和王权的结合发生于商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于商周时期,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王位世袭制确立于夏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6.西汉初,刘邦把以长安为中心的旧秦国及其附近地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