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9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9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ID:45154928

大小:64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9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_第1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9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_第2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9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_第3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9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_第4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9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9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练19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1.(12分)下图是科学家利用小鼠成纤维细胞获得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获取转录因子基因需要的工具酶是     ,因成纤维细胞较小,过程①将目的基因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时常用的载体是     。(2)过程②称为     ,在此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在转录因子基因的作用下,转化为iPS胚性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iPS胚性细胞能不断进行     。(3)过程③为动物细胞融合,此过程常用     、灭活的病毒、电刺激等诱导细胞融合,融合后的Y细胞具有                           

2、的特性。(4)对杂种细胞Y进行     和     后,才能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种细胞。【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图信息:①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②动物细胞培养;③动物细胞融合;④获得单克隆抗体。【解析】(1)获取转录因子基因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因成纤维细胞体积较小,过程①将目的基因导入成纤维细胞时最常用的载体是动物病毒。(2)在体外培养条件下,iPS胚性细胞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3)动物细胞融合时,常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刺激等进行诱导。融合后的Y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4)杂交瘤细胞经过克隆化培养,并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的检测,才可大量

3、生产符合要求的单克隆抗体。答案:(1)限制酶 动物病毒(2)动物细胞培养 细胞增殖(细胞分裂)(3)聚乙二醇(PEG) 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4)克隆化培养 (抗原-)抗体检测2.(14分)(xx·芜湖三模)下图是制备抗埃博拉病毒(EBOV)VP4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利用PCR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中,反应体系内要加入含有VP40基因的DNA、dNTP、Taq酶和根据          合成的引物,且反应需要在一定的     溶液中才能进行。(2)选用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的优点是                                 

4、;VP40基因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并在大肠杆菌内维持稳定和表达,该过程可称为    。(3)过程⑥常用的不同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促融方法是用     处理。若把在HAT选择培养基上存活的细胞全部培养在同一培养基中,从中提取出的抗体     (填“是”或“不是”)单克隆抗体。图示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是                。【解析】(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制作的引物,该过程在缓冲液中进行。(2)单酶切割DNA形成的黏性末端一致,可能会出现酶切产物自身环化,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采用双酶切割。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之

5、为转化。(3)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促融手段是灭活的病毒。有的杂交瘤细胞可能产生其他的抗体,必须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检测,从而筛选出真正针对埃博拉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图中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答案:(1)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缓冲(2)防止酶切产物之间的随意连接,提高连接成功率(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转化(3)灭活的病毒 不是 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易错提醒】解答本题需注意两点:(1)没有注意到第(3)问中“不同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条件而错填为“聚乙二醇”,或者是只填“病毒”。采用灭活的病毒是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促融手段。(2)没有分清第一次还

6、是第二次“筛选”而错填成“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至少经历两次“筛选”。3.(10分)(xx·福建高考)GDNF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对损伤的神经细胞具有营养和保护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含GDNF基因的表达载体(如图1所示),并导入大鼠神经干细胞中,用于干细胞基因治疗的研究。请回答:(1)在分离和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的过程中,使用胰蛋白酶的目的是      。(2)构建含GDNF基因的表达载体时,需选择图1中的      限制酶进行酶切。(3)经酶切后的载体和GDNF基因进行连接,连接产物经筛选得到的载体主要有3种:单个载体自连、GDNF基因与载体正向连接、GDNF基因与载体反向连接(

7、如图1所示)。为鉴定这3种连接方式,选择HpaⅠ酶和BamHⅠ酶对筛选得到的载体进行双酶切,并对酶切后的DNA片段进行电泳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第      泳道显示所鉴定的载体是正向连接的。(4)将正向连接的表达载体导入神经干细胞后,为了检测GDNF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用相应的     与提取的蛋白质杂交。当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需进行      培养以得到更多数量的细胞,用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实验。【解题指导】解答本题需明确:(1)图示信息:限制酶的作用与目的基因和载体的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