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5188686

大小:121.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知道农夫通过耕种土地即可养活家人,这有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即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

2、的发展,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收益的增加,C项存在因果倒置的错误,且牛耕出现于春秋晚期,故C项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到土地所有制的问题,故D项错误。2.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材料表明A.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B.明成祖担心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所在国利益C.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D.朝贡贸易追求未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材料“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大意是说:现在外国商人仰慕我明王朝从很远地方赶

3、来,如果向他们征税,得到很少,却失了我们的体面。反映明成祖认为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本题选C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朝贡贸易。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把传统纺织作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连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A.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B.外国商品完全取代国货C.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强大【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使得具有耕织结合特点的传统经济结构出现变化,自然

4、经济逐渐走向解体,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城市化的进程,故A项排除;外国商品只是冲击了传统的手工业,而不是完全取代国货,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没有体现出民族工业的兴起,故D项排除。4.下面是1937年和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发展状况表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年16%4.4%7.3%1942年58%78%49%该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B.工业布局因工业内迁而改变C.工业结构随战争而调整D.官僚资本逐步侵蚀民族工业【答案】C【解析】题干反映的是1942年与1937年相比,国统区重工业占工厂总数比例增加到近4倍

5、,占工业资本总额的比例增加到近20倍,而工人所占工人总数的比例则是增加到近7倍,所以这是工业结构变化,而从1937年开始,日本全面侵华,故选C;题干中没有提到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工业布局和官僚资本,故排除ABD。点睛:数据表格类题目,首先要看清表格是关于什么的数值,里面各栏的数值分别是哪一方面,然后要对表格中的数值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比较,最后可以得出有关信息。这是关于数据表格类题目做题的基本步骤,这一题也不例外。这一题主要进行纵向比较,然后即可得出结论。5.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12.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

6、,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A.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B.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C.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成效D.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农业的发展在工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必备的物质资料,当时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克服了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工业化的开展,A项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

7、初期没有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排除B;题干与农业的改造有关系,与土地革命没有关系,排除C;D项题干没有体现,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名师点睛】三大改造:(1)实质:三大改造就是把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由农民、手工业者、资本家私有变为国家公有。因此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2)标志意义:三大改造的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