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理(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理(含解析)

ID:45189412

大小:4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理(含解析)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理(含解析)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理(含解析)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理(含解析)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理(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理(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理(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共计30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47-61位置)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1.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如《春秋》里称郑庄公为郑伯,孔子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以此表达对郑庄公谋算兄弟这一行为的批判。这种写法被称为“春秋笔法。”儒家认为“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根据所学,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孔子编写《春秋》来维护君主专制B.儒家重视史书的道德评判和教化功能C.《春秋》奠定了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D.“春秋笔法”有利于历史记录的客观性【答案】B

2、【解析】【详解】材料解释了“春秋笔法”的含义,并举例说明,最后阐述了儒家对史书的看法,即史书的批判和教化功能。根据“《春秋》里称郑庄公为郑伯,孔子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以此表达对郑庄公谋算兄弟这一行为的批判”,这说明儒家重视史书的道德批判和教化功能,故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对君主的批判,没有体现维护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奠定我国古代正史编撰体制的是《史记》,而非《春秋》,故C项错误。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得知“春秋笔法”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反而不利于历史纪录的客观性,故D错误。2.对下列材料理解合理的是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

3、正也——《汉书·艺文志》古有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史记·孔子世家》秦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旨守、尉杂烧之汉汉武帝时《诗》被儒家奉为经典,始称《诗经》,成为《五经》之一A.西周以诗为考查官员政绩的依据B.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C.孔子整理《诗》的目的是为“复礼”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诗经》的渊源及发展变化,可以看出《诗经》为文化典籍的儒学思想是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中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对题意的错误理解,不符合题意,排除;孔子整理《诗》去掉重复的而不

4、是为恢复周礼,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儒学传统也并未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下列言论与上述材料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B.民为贵,君为轻C.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D.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以判断出材料的主旨在辩证地看待“直”与“屈”、“巧”与“拙”、“辩”与“讷”等概念,符合道家思想中朴素的辩证思想的特征;无为是道家的思想,故D是道家思想,D项正确

5、;A是法家思想,BC是儒家思想。故排除ABC三项。4.“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的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与儒家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B。“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大意是指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

6、人可以使天下归服,可见孟子的观点重在强调仁义、道德教化,故选C。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题干中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D。【点睛】儒家代表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是都强调加强道德修养进行教化,正如本题中的“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考生只要理解儒家的主要观点,紧扣孟子所说的“德”“仁”,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5.近代学者钻研《墨经》,发现其涵盖了哲学、逻辑、心理、政治、伦理等多个学科内容。胡适说:“看《墨辩》中论光学和力学的诸条,可见墨学者真能做许多实地实验,这正是科学的精神。”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这说明A.传

7、统学派蕴含着近现代价值B.战国学者普遍主张求真务实C.中国古代自然科学领先世界D.唯物与形而下成为文化主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墨经》“涵盖了哲学、逻辑、心理、政治、伦理等多个学科内容”可知,墨家对中国古代早期自然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蕴含着近现代价值,故A项符合题意。战国时期学者们的思想各不相同,材料并没有体现他们的普遍主张是什么。材料没有把中国的自然科学与世界进行对比,故无法得出C项的结论。D项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三项。6.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