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二节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演练2 苏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二节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演练2 苏教版必修1

ID:45214667

大小:83.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二节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演练2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二节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演练2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二节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演练2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二节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演练2 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二节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演练2 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二节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演练2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演练2苏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雷迪在探究“蛆是从哪儿来的”问题过程中运用的实验方法是(  )A.观察实验法B.对照实验法C.调查实验法D.逻辑假设法解析:雷迪在探究“蛆是从哪儿来的”时,设计了两组实验,其单一变量是苍蝇是否与肉接触。答案:B2.下列有关生物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斯巴兰扎尼是“自然发生说”的支持者B.尼达姆通过实验使“自然发生说”首先产生动摇C.巴斯德用巧妙的实验设计,证实了生物不是自然发生的D.雷迪的实验使“自然发生说”彻底终结解析:尼

2、达姆是“自然发生说”的支持者;雷迪的实验使“自然发生说”首先产生动摇;巴斯德用巧妙的实验设计,证实了生物不是自然发生的,使“自然发生说”彻底终结;斯巴兰扎尼的实验证明微生物不是自然发生的,为推翻自然发生说提供了有利的证据。答案:C3.斯巴兰扎尼所做的四组实验中,哪一组不会被微生物污染(  )A.煮沸2min,塞上软木塞B.煮沸1h,塞上软木塞C.煮沸2min,熔化玻璃封口D.煮沸1h,熔化玻璃封口解析:肉汤煮沸较长时间,能杀死肉汤中的微生物;熔化玻璃封口,可防止外来微生物的侵入。答案:D4.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试管

3、口必须朝向自己而不能朝向他人B.实验中试管口切勿朝向自己或他人C.化学药品不要随意倒进水槽中D.只有完全理解并能自觉遵守实验安全规则才能确保实验安全解析:在实验中,试管口切勿朝向自己或他人是加热及用火安全使用的规定,不要随意把化学药品倒进水槽是化学药品安全使用的规定。答案:A5.每一项成果的取得,都需要实验加以解决,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必须遵循(  )A.单一变量原则B.等量原则C.对照原则D.以上三项均是解析:进行实验设计时应遵循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及科学性原则等,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和结论。答案:D6.某学生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4、: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面包变成深蓝色。然后他嚼碎了一块干面包,并用本尼迪试剂(一种检验麦芽糖的试剂,遇麦芽糖变红色)检验之,嚼碎的面包变成了红色。因此,他得出结论:当面包被嚼碎时淀粉变成了麦芽糖。这位学生实验设计的错误之处在于(  )A.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B.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C.未对干面包做麦芽糖检验D.未考虑面包的制作时间解析:做生物学实验时,特别是一些验证性实验,需要做对照实验,如果不做对照实验,则结果不能确定。就本题的情况看,嚼碎的面包变成红色,但面包不嚼碎的结果是否变红色不知道。因此其错误之处在于没有对干面包做麦芽糖检验,即

5、没有做对照实验。答案:C7.现有一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向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一定量的种子放入培养皿中;②将培养皿置于黑暗、25℃、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实验对照组的是(  )A.另一组置于有光条件下,其他处理相同B.另一组置于5℃条件下,其他处理相同C.另一组置于缺氧条件下,其他处理相同D.另一组置于有光、5℃条件下,其他处理相同解析: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

6、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其实验变量必然是一组有光和一组无光。答案:A8.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该实验设计缺少(  )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解析: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可分为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和相互对照,以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对于该题的实验设计,必须有既不施化肥也不施有机肥的空白对照,才能说明问题。答案:B9.为了证明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分解农药

7、,必须将土壤分为两等份,装入两个大小相同的容器中,一个高温灭菌,一个不做处理,造成一个容器的土壤中无活的微生物,一个容器的土壤中有活的微生物。“一个高温灭菌,一个不做处理”此处遵循的是(  )A.设置对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平行重复原则D.单因子变量原则解析:在这个实验中,一个高温灭菌,一个不做处理,造成一个容器的土壤中无活的微生物,一个容器的土壤中有活的微生物。然后进行实验,这就是设置对照原则。答案:A10.一位学生想研究蜗牛爱吃白菜还是爱吃大头菜,他将两种菜叶均切成小块,并准备10个容器,在每个容器中均放置一只蜗牛和每种菜叶各一块。三天

8、后,对每种菜叶的面积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有人认为此实验不科学,其理由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所用的菜叶的小块未经测量,它们可能不相等B.每种菜叶的厚度可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