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 湘教版选修6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 湘教版选修6

ID:45230819

大小:19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 湘教版选修6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 湘教版选修6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 湘教版选修6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 湘教版选修6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 湘教版选修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地理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湘教版选修61.读表,完成第1~2题。国家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中国蒙古每公顷草场养羊头数1.9411.581.170.960.61造成上述国家草场载畜量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为(  )。A.气候条件      B.地形条件C.市场条件D.管理水平2.我国草场载畜量较低,在草场资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是(  )。①我国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 ②天然草场单位面积产草量逐渐下降 ③天然草场的利用不充分 ④天然草场环境污染严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本组

2、题主要考查影响载畜量的因素。第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新西兰草场的载畜量远高于其他各国,主要原因为新西兰的草场地处降水丰富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单位面积产草量大且草质优良,其他国家的草场主要位于降水较少的地区,单位面积产草量较低。第2题,由于我国对草场资源只重利用而忽视建设,导致牧场超载、草场退化严重。答案:1.A 2.A3.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完成第3~4题。3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

3、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舍饲养殖4.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第3题,通过对图的分析可知,东部农耕区向农牧交错带提供农副产品,而农牧交错带向东部农耕区提供畜牧业加工产品,由此说明农牧交错带不可能以增加耕地面积、发展种植业为方向。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商品粮生产。从

4、图中看,农牧交错带向西部草原牧区提供饲草料,说明该地适合草类植被生长,可建为草场,发展畜牧业。第4题,通过对图中箭头所示内容的分析可知农牧交错带向东部农耕区提供畜产品,故其应是东部农耕区的畜产品供应基地,西部草原牧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较为恶劣,故处于中间的农牧交错带具备东部农耕区生态屏障的功能,故①项正确。同样可知,东部农耕区向其西部地区提供粮食,故②④项不正确。由图可知,农牧交错带向西部草原牧区提供饲草料,这一方面说明其是西部牧区的饲草料供应基地,另一方面也间接说明农牧交错带牧草生长状况好于西部牧区,故

5、其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可作为降水稀少的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答案:3.D 4.A5.读我国四个牧区超载起至年份、超载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和四个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第5~6题。地区超载起至年份/年超载持续时间/年年平均超载率/%西藏牧区1964~xx3747青海牧区1970~xx3118甘肃牧区1973~xx2820四川牧区1982~xx19105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A.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越大B.四个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C.四个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持续上升趋势

6、D.xx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6.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B.经济贫困是导致草原退化的唯一原因C.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D.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解析:第5题,认真阅读图表中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并不一定越大,如表中的甘肃牧区与青海牧区的对比;由图中各牧区变化曲线的斜率可以看出,青海牧区最大,草原退化速度最快;由图中可以看出西藏牧区草场退

7、化率有下降的阶段,所以并不是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持续上升趋势;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无法判断各个牧区超载面积的状况。第6题,要使草场资源能够持续稳定地利用,就要采取措施使草场资源能够休养生息,改善生态环境。答案:5.B 6.C7.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垦中西部大草原,造成了一次“黑风暴”,刮走了三亿吨尘土。20世纪50年代,苏联中央大草原被开垦种粮后,发生了一场大风暴,遭风蚀的耕地达几亿公顷。据此完成第7~8题。7产生两场大风暴恶果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干燥B.风力太大C.土壤疏松D.不合理垦殖

8、8.对上述事件的最佳治理方式应该是(  )。A.人工降雨B.植树造林C.退耕还草D.扩大耕地解析:美国在开垦中西部大草原的过程中,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垦殖,导致黑风暴的产生;苏联也是开垦种粮引发大风暴,两事件都应退耕还草,恢复当地生态环境。答案:7.D 8.C9.自然草场的载畜量是有限的,过度放牧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某草场的产草量可以供应80头奶牛正常产奶,如增加一头奶牛,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会减少40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