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11+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ID:45247630

大小:7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11

11+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_第1页
11+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_第2页
11+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_第3页
11+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_第4页
11+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11+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一、本章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货币的均衡与非均衡★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我国对均衡境界的追求与理论探索二、若干重要概念的识记●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货币均衡式可表示为:Md=MS二、若干重要概念的识记●货币失衡----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供求不相等则为货币失衡,或称货币供求的非均衡.二、若干重要概念的识记●软预算约束----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预算约束条件可以变通的现象.◎软预算约束:挤财政收支赤字挤银行信贷货币供求失衡二、若干重要概念的识记●货币产出效应

2、----指货币供应量变动对实际产出量发生影响的一种反映.◎货币产出效应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货币产出正效应的假定前提是存在闲置或潜在的资源.三、需要重点把握和理解的几个问题(一)怎样理解货币供求的均衡与失衡的经济含义?◆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货币失衡有两种状况:Md>MS,为通货紧缩;Md

3、要矛盾是供大于求.◆主要表现不同: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供求均衡与否主要表现在价格和利率的变动上;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失衡主要通过商品供不应求、票证配给、排队、黑市猖獗等扭曲地表现出来.◆均衡实现机制不同: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健全的利率机制和发达的金融市场。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依靠计划和行政性措施强制实现均衡.(三)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有何关系?◆从形式上看,货币均衡不过是货币供求相互平衡的一种货币流通状态,但从实质上说,则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种反映。◆货币均衡有两个层次:货币市场上的局部均衡;整体市场上的一般

4、均衡.◇局部均衡中内生货币供应论与外生货币供应论的货币均衡图形不同.◇一般均衡中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存在四边联动关系.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的 四边联动关系市场供求SD货币供求MdMs(四)如何理解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扩张界限?◆该问题主要说明货币供给对总供给有否能动作用.◆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有早期的“面纱论”、马克思的“第一推动力论”、现代经济学的“三阶段论”等各种学说.货币扩张对总供给影响的三阶段第一阶段:当资源充分闲置时,Ms增加,总供给增加,但价格不变.第二阶段:潜在资源仍可利用时,Ms增加,总供给继续增加

5、,但价格陆续上升.第三阶段:资源无闲置时,Ms增加,总供给不变,而价格直线上升.P第三阶段第一阶段BA第二阶段OY(五)如何看待我国的“三平”理论?◆“三平”理论是指在计划经济运行中应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并存的理论.◆了解三个方面平衡的具体含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三平”理论既是保持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理论指导,也是制定实施各种计划的重要方针,在宏观决策中起过积极作用,也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客观必然性.是我国学者对金融理论的一种贡献.(六)哪些因素影响货币均衡的实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结构;◆财政政策;◆货币政

6、策及其操作;◆国际收支状况;◆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企业的经济活动;◆居民的经济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