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

ID:45282140

大小:130.3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历史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报刊业走向繁荣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一般被认为是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制作表格归纳总结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解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影视事业的发展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1931年,《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渔光曲》

2、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比较电视在视觉和听觉方面比报纸更具冲击力,在内容上比报纸更具时效性,所以它的教化功能更强,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大“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报纸、广播和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互联网的优势问题探究互联网的优势使它较之其他媒介更具发展潜力,但它是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

3、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通过对中国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形成、发展、繁荣的整个过程的介绍来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历史变迁的概况,同时揭示出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由此可见,本课的线索有两条,一条是“传媒变迁的过程”,另一条就是“传媒发展的影响”。而“传媒变迁的过程”这条线索又分纵横两条线索,中国报刊、影视、网络三个媒介发展的过程是纵向的线索;而“报刊──影视──网络”,这种媒介技术的进步是横向的线索。与此相对应“传媒发展的影响”这条线索也要分成纵横两条,纵向的线索是中国报刊、影视、网络的发展分别

4、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横向线索是媒介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由于本课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建议在教学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教学时教师只要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通过自己搜集有关材料来了解中国大众传媒变迁的概况,这样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就能使学生深入理解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本课引言是由图片和文字两部分组成的。两幅图片展示了两份近代的报刊,而文字的第一段就是对这两张图片所展示的报刊的简单介绍。文字的第二段则是阐述了报刊诞生的原因、意义以及对传媒发展的纲领性的介绍。引言旨在说明:从近代开始,中国的大

5、众传媒有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对社会的发展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建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的内容。问题一:通过观察图片并阅读第一段文字,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请阅读第二段文字回答,现在世界上主要有哪几种媒介体系。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出本课正是具体介绍了这几种媒介体系在中国的发展状况,由此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第一目“报刊业走向繁荣”,教材介绍了中国报刊业形成、发展、繁荣的全过程以及报刊业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所起的作用。由于这部分内容专业性比较强,建议由教师介绍为主。(1)中国报刊业的形成阶段。世界上第一家中文报刊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

6、815年8月在马六甲创刊,由英国伦敦布道会出版。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刊。这些报刊有外文的,也有中文的。外文的报刊中,比较著名的就是《中国丛报》、《北华捷报》和《万国公报》。《中国丛报》是美籍基督教士裨治文在1832年独立创办的,专门向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介绍”当时中国各方面的情况,特别着重鼓吹侵略思想,以“中国通”的资格提供侵华具体方策。《北华捷报》是由英国人奚安门等人在1850年8月创办的,是上海出版最早的英文报纸。该报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停刊,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外文报纸。1868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丁韪良在上海创办《中国教会新报》周刊,以刊登教义、教务等内

7、容为主。六年后易名为《万国公报》,至1883年7月休刊。又逾六年改为月刊恢复出版。复刊后内容不局限于传教,还广泛涉及中西关系、时事政治、通商、中外条约以及教育、科学、文化习俗等。中文报刊主要就是引言中提到的《东西洋每月统记传》和《申报》。《东西洋每月统记传》是由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所以确切的说,《东西洋每月统记传》应该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这些报刊的创办,对中国近代报刊的诞生,无论在版式,内容和编辑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