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学案 湘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学案 湘教版必修1

ID:45298903

大小:149.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学案 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地理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学案湘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记住自然带的概念、类型和分布。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空间尺度。3.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熟悉主要的陆地自然带及其分布,描述分布规律。情景导入:我国炎热的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凉的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多雨的东南沿海(江南水乡)、干旱的西北内陆(沙漠),感知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正如自然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自然环境中也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

2、全相同的区域。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任务:(一)知识梳理(列出该节提纲)(二)思考问题(根据课本知识回答)1、什么是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其表现有哪些?2.对比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其关系。3、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好名称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典型类型森林自然带______和半湿润地区______最大热带雨林带、___________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冻原带草原自然带半湿润、半干旱的____地区   以草本植物为主热带草原带、________带荒漠自然带______地区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很少

3、,生态系统脆弱_________带、温带荒漠带4.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形成原因: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   向高纬度逐渐减少更替、延伸方向:大体上沿  延伸、随纬度变化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形成原因: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减少更替方向:大体沿     方向变化c垂直分异规律形成原因: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更替、延伸方向:从山麓向   逐渐变化更迭d地方性分异规律形成原因:地方地形、     、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分异规律:有序性、    (三)自我检测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4、,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①是    带。(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    和     的交替

5、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      带。(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补充学习材料: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定义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

6、条带状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成因总结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景观变化例证沿海←内陆←沿海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2)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

7、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地,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下图);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3)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①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

8、,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海拔可达2800米,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到2000米,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及1200米。②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阳坡高、阴坡低。特别提示 (1)判断阳坡和阴坡、南北半球:一般情况下,同一自然带的海拔,山地阳坡高于阴坡。若知阴、阳坡的南北方位,还可以判断出南、北半球。如下图(北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