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之道

夏季养生之道

ID:45309521

大小:3.16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1

夏季养生之道_第1页
夏季养生之道_第2页
夏季养生之道_第3页
夏季养生之道_第4页
夏季养生之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夏季养生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夏季养生之道——常州合一堂夏季养生目录1.夏季气候特点2.夏季气候对身体的影响3.夏季养生重点4.夏季易发病5.冬病夏治6.夏季养生小常识夏季气候特点夏季的气候特征是:“两高一低”,高温、高湿度和低压。人体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度-28度,超过36度时人体就会感到不适。夏季气候炎热,多雨潮湿,昼长夜短。夏季气候对身体的影响夏季气侯炎热,喜贪凉,易感风寒湿邪,身体困重,疲乏无力,喜睡。夏季气温高,暑湿之邪盛,易出汗,可耗伤津液和元气。夏季多雨潮湿,容易痰湿困脾。夏季养生重点《素问·四气调神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补益元气和气血津液。健脾除湿。夏季易发病苦夏胸闷不适、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微热嗜睡、出汗较多等症状,体形也日渐消瘦,天气凉爽以后,这些症状便会自然消失。暑湿感冒白天受暑,夜晚着凉,出现发热、头晕头痛、汗出不爽、周身酸痛的症状。治疗时可选“藿香正气软胶囊”等。夏季易发病生痱中医认为,痱子是一种体内热毒,由于夏季天气闷热,出汗不畅堵塞了汗孔,毒热就在身体里面排不出来,以致发生痱毒。腹泻腹泻一年四季都有,但夏天发病率更高。主要原因是吃了不干净或发霉的食物,或者吃了没有充分加热的隔夜食物,造成胃肠功能下

3、降,引起急性胃肠炎或者急性腹泻。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通常的症状: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叫阳气不足,寒从内生。呼吸道疾病支气管炎、哮喘、咽炎、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结核等。主要选大椎、肺俞、膏肓、心俞、肾俞、命门、定喘等穴位贴敷治疗,以皮肤发红,出现似痱子大小的水疱为度。穴位贴敷治哮喘类疾病的膏药,主要采用白芥子、肉桂、细辛、生姜汁等天然中药。冬病夏治风湿类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

4、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痹病,冬季受寒时加重,病情不断反复及加重。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致风湿骨关节病,在中医统称“痹症”,这时冬病夏治,配合辛温之药以治疗,效果不错。胃肠道疾病适合冬病夏治的胃肠道疾病主要有: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胃脘痛虚寒证为多,治疗宜温通调补。脾胃虚寒类胃病,用针灸、穴位贴敷治疗,可激发正气,缓解疼痛,并减少来年冬季发作次数。夏季养生小常识夏季养生保健之多喝水每天要喝七八杯白开水,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蜂蜜。夏天人的体能消耗特别快,蜂蜜可以快速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夏季养生保健之养

5、阳《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季养生小常识夏季养生保健之饮食清补在饮食滋补方面,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而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夏季养生保健之福自“苦”中来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热天适当吃些苦味食品,不仅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且可增进食欲、健脾利胃。夏季养生经验方1、珠玉二宝粥:生山

6、药、生薏苡仁各60克,柿霜饼24克。上三味,先将山药、薏苡仁捣成粗渣,煮至烂熟,再将柿霜饼切碎,调入溶化,随意食之。此粥健脾养肺,主治肺脾阴虚,饮食懒进,虚劳咳嗽,并治一切阴虚之证。夏季养生经验方2、六元解毒汤:怀山药30克,人参5克,莲子、薏苡仁各20克,芡实、茯苓各15克。将以上药物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煎取200毫升,滤出;再加水500毫升,煎取200毫升。将两次药液混合后分两次服用。本方功能健脾益气补虚劳,可用于慢性胃炎、胃下垂及久病身体虚弱、不思饮食者。夏季养生经验方3、山药汤:山药、黄芪、熟地各15

7、克,远志12克,石菖蒲10克。水煎服,每日煎服两次。亦可按此方比例酌情扩大用量,将诸药烘干,研为细粉,炼蜜为丸,每次8克,早晚空腹各服1次,温开水送下。本方能补气养阴、宁神益智,可用于神经衰弱、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气短乏力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