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夏季的养生之道

简析夏季的养生之道

ID:9453220

大小:5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1

简析夏季的养生之道_第1页
简析夏季的养生之道_第2页
简析夏季的养生之道_第3页
简析夏季的养生之道_第4页
简析夏季的养生之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夏季的养生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简析夏季的养生之道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在谈到夏季如何养生时,汪绮石在《理虚元鉴》里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  夏时养生,时代久远早在《礼记》:南方曰夏,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汉律志》曰:南者,任也,阳气於时任养万物,故君子当因时节宣调摄,以卫其生。就提出了夏季养生。然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夏季养生的具体内容,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

2、,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指出夏天,是万物繁盛壮美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万物开始开花结果,而人们应当晚睡早起,不要对天长炎热感到厌倦,要使情绪平和不躁,使体内的阳气自然得到宣散,若所爱在外,这乃是顺应夏气、保护身体机能旺盛滋长的养生之道,并提出了违背这一法则就会引起伤心,秋为疾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及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等病变。  此后,《千金方》《千金翼方》《寿亲养老新书》《摄生消息论》《参赞书》等对夏时养生提出了更具体的理论,形成了夏时养生的理论基础。  心应夏气,夏当静心  中医学认为心

3、主夏,即人体五脏之一的心脏是与夏季相应的。夏季属于五行中的火,而人体五脏的心、肝、脾、肺、肾对应五行,心也属火,心脏与火的物性是一致的。《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夏季天气逐渐转热,人们极易感到闷热、困倦和烦躁不安,好发脾气。有些人平时温文尔雅,不急不燥,可到了夏天,却变得性情急躁易怒,常为小事大发脾气。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心火过旺所致。因此,我们需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古代著名养生家嵇康说: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这就是心静自然凉。但是心静不是懈怠,因为任何时候,精神上的不振作都有害于健康,应

4、当努力工作、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有益活动。业余活动,力求丰富多采。有条件时,宜外出旅游、消夏避暑等以调摄情志。其次,心脏在夏季时功能最为活跃,炎热夏季人们的活动变得多起来,动则气耗,加上暑热之气,暑易伤气暑易伤心,耗伤人体的气阴,致神气涣散,人体的机能破坏。《医书》曰: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因此,夏季养心要使精神像含苞欲放的花一样的秀美,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机体的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情绪向外,呈现出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才是适应夏季的养生术。  从发病学上看,夏天万物生长,阳气旺盛,加之气候炎热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使人体的新陈代谢不能

5、保持平衡和稳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使人体的大脑(尤其是体温中枢)指挥失灵而引起上火症候,具体表现为咽喉干燥疼痛、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等心火上炎表现,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心火下移表现。如果生活不规律,劳逸失度,休息不好,情志失调,致人体正气虚,易感受暑热之邪气,导致中暑,甚至晕厥。此外,盛夏,此时人体阳气浮于体表,阴寒伏于内,由于炎热天气,人们多贪凉饮冷,而容易导致腹泻。如果心气由于不管是暑热之邪还是贪凉饮冷之害,导致其心的功能异常,阳气生长出现问题,到秋季就会发生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病变。  心脏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相对于大自然来说,它就是人体的太阳,主血脉、藏神。因此,夏季

6、养心得法,过秋冬季节再也不难了,俗话说冬病夏治。夏季顺应阳气的生长,更有利于秋冬季节阳气的下降潜藏。  食补为先,少苦多辛,粥为先《摄生消息论》:夏三月属火,主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肺,肺主辛,当夏饮食之味,以减苦增辛以养肺,意思是说夏季气候炎热,自然界万物生长,心火亦容易亢盛,苦味属火入心,火克金,心火上炎,灼伤肺,所以夏季的饮食当减少苦味,如人参、苍术等,增加辛味来滋润肺,如生姜、香薷等。《保生心鉴》又曰∶暑气酷烈,炼石流金于外,心火焚炽于内,古人于是时独宿、淡味,故夏天气热,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坚持以清为主,多吃

7、蔬菜、瘦肉和时令水果。《摄生消息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由此可知夏季饮食还应该勿食寒凉冰冷之物,如果食入过多,必会引起霍乱,诸如呕吐、腹泻、腹痛之类腹疾,就如西医所说的,由于夏季气温高,体内热量不易散发,胃肠内温度高,骤然受到冷刺激,就会导致胃肠痉挛,导致腹痛。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郎中开药方,姜是夏季养生一宝。姜,辛温。辛能散,具有发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