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宴及其座次

中国传统家宴及其座次

ID:45343334

大小:119.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2

中国传统家宴及其座次_第1页
中国传统家宴及其座次_第2页
中国传统家宴及其座次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家宴及其座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家宴及其座次、礼仪宴会有正式宴会国宴、公宴和普通宴会家宴、私宴之别。就宴会而言,使用圆桌、方桌都吉利,应了天圆地方之说。家宴主人应考虑到宴请人数和房间面积,定位桌次。一般坐北面南为尊,是餐桌的上首,左东面西次之,右西面东再次之,南面便是下首了。如果因为房间走向和装饰布置的原因取不了北南正向,亦可把面对房门的位置定为上首,上首左面次之,上首右面再次之,上首对面的房门处即下首。餐桌的上首是主(贵)宾、寿宴的老寿星、婚宴新郎、新娘的位置,下首是宴会主人的位置。为什么以北为上呢?因北为“乾”为天,是历代君王面南登基的大位、宝位,是至高无上的位置。东面是

2、古人崇拜太阳升起的地方,在北之左:“吉事尚左”、“君子居则贵左”,次之。西在北之右:“用兵者贵右”,是将军座、凯旋座,再次之。至于下首选在房门附近,则是考虑到主人应酬和照顾客人的方便。对其他客人座次的安排上,要注意到客人的身份、辈份及长幼等。尽量使彼此熟悉的人坐在一起,造就一种欢乐气氛,使客人有一种宾至如归和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对于夫妻,寿宴和婚宴要遵从“男左女右”的顺序排座。而西式宴会座次顺序却恰恰与此相反——这也是中、西宴会的不同所在。一、中式家宴的席次一般排列如下:二、中式家宴的座次一般排列如下:上菜应从主人(或下首)的左侧开始,撤盘应从主人(

3、或下首)右侧开始。即要遵从“左上右下”的规矩。餐桌上如有转盘,主人应按顺时针将新上的菜转到主宾面前。如无餐桌转盘,也应以“左上右下”的次序,按顺时针方向在不同的方位上上菜、撤盘;并设公勺、公筷,将新上的菜首先夹到主宾的菜盘内。这里按顺时针转动是礼法,有顺天时合人意之寓。藏传佛教的转经筒,也规定必须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这也许是种巧合吧!上菜的顺序是先凉后热,先炒后炸,以汤收尾。如:冷盘头道、主题热菜、热炒整鸡、整鸭、整鱼等大菜,泡菜、酱菜、甜菜、点心,主食汤。献菜时注意“鸡不献头、鸭不献尾、鱼不献脊”,要把最好吃的一面朝向来宾。菜有图案时,图案的正面也应朝

4、向上首的主宾。鱼要后上“压轴儿”,祝福大家富贵有余(鱼)。但狮子头、甲鱼蛋、鹌鹑蛋之类不能放在最后上,以免有让客人“滚蛋”之嫌。酒的类型不拘一格,根据客人嗜好,啤、红、白酒和饮料均可。上酒与上菜相反,要“右斟左置”——就是要在客人的右侧斟酒,酒瓶放置在客人的左上方。斟酒的顺序也要按顺时针方向进行。“酒斟不满,得罪不浅”,以满盏为宜;酒满外溢也是不倡导的。当客人暂时离席时,不要给客人斟酒,等客人来了以后再满上。通常由宴会主人致祝酒词并宣布开宴。全体客人应立起举杯,杯高齐眉,在一片“请”字声中碰杯,宴会正式开始。《礼记》中对中国传统家宴吃饭、拿筷、夹菜的规

5、矩繁多,结合当代特点谈几条主要的:吃饭时要求闭嘴咀嚼,不发声响。嘴里有食物时不要说话。要吃自己跟前的菜,吃“过河菜”是不礼貌的,被看作是没有教养。夹菜时不要在菜盘中乱翻,有小不夹大者,则被视为有“孔融让梨”的君子风范。吃剩的骨头、鱼刺、残渣等应放进自己跟前的卫生盘内,不可扭头便吐在桌上或地上。祝酒者应起立,手举酒杯,微笑致点头礼,示意大家举杯同干。敬酒者应亲挚酒瓶、自右往左(顺时针)为客人一一斟酒,然后共同干杯。敬酒不吃是不礼貌的,酒量小的可象征性少饮或喝饮料代替。劝酒也不能强人所难,适可而止,把客人灌得醉倒在地也是失礼的。喝汤时匙尖不能对着嘴喝,应使

6、用汤匙的侧面喝。热汤不要用嘴吹着喝,更不能啜出声响。给客人盛汤,勺子不能向外反着倒,免得引起对此举看重者的拒喝或离席,造成难堪。中国人的筷子(箸),始于先秦,并传播到日本、朝鲜、新加坡等周边国家。筷子的使用也有许多忌讳,如:同桌宴上应使用等长、同色、同质的筷子。不能把筷子插在饭碗里或平放在碗碟正中,据说这是祭祀中筷子的放法。酒店、餐厅的餐桌上一般都设有“筷架”;家宴的筷子可放在桌上或斜架在自己的菜盘上。《礼记·内则》上说:“子能食食,教以右手。”是说小孩子从能吃饭那天起,大人就应教会他用右手使用筷子。可见:有的人用左手拿筷子是不合礼法的。餐巾或餐巾纸是

7、用来擦手和嘴上油渍的。开宴时不要用餐巾或餐巾纸擦拭碗筷、酒杯(公众酒楼例外)。这是对宴会主人家卫生工作的否定,是不礼貌的。剔牙时应用餐巾、餐巾纸或用手遮口,把弃物及牙签放入卫生盘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