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ID:45361842

大小:2.28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9-11-12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_第1页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_第2页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_第3页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_第4页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BY季江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的特点:肾上腺皮质分泌多种激素,糖皮质激素是类固醇中最主要的,由肾上腺皮质的束状带产生。对三大代谢,尤其是糖代谢有重要影响,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毒、抗免疫等作用。糖皮质激素分为天然及人工合成两种。糖皮质类固醇的结构糖皮质类固醇的结构吸收与排泄-外源性的糖皮质激素在空肠上端被吸收,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与蛋白结合的能力低于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因此,合成的糖皮质激素有更多的游离部份可以被利用。-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分泌入血后,80%~90%与血浆蛋白结合,

2、极少部份游离。。-糖皮质激素的分解代谢主要在肝脏中进行正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ACTH和皮质醇均有昼夜节律ACTH在睡眠3~5小时后,凌晨4时左右,分泌幅度开始上升,在觉醒前或觉醒时达到高峰,上午呈下降趋势,夜晚达到最低水平。在ACTH的作用下,肾上腺皮质的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主要是氢化可的松,尚有少量可的松。正常人一日分泌的基础量为20mg~30mg/d氢化可的松(相当于人工合成激素泼尼松5mg~7.5mg/d)早晨6~8时分泌量最多,约占一日总量的2/3,下午4~5时为早晨量的一半,0时最低。短期(2~3天)缺

3、乏睡眠不会改变其节律,较长时间改变睡眠一觉醒习惯,需要1~2周时间重建节律作用机制1,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作用(GCR)在血循环中糖皮质激素以结合型和游离型二种型式存在,只有游离的糖皮质激素能够以扩散形式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细胞浆内高亲和力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特异性结合,GCR就被激活了,激活了的GCR易位至细胞核内,作用于DNA的特异性糖皮质激素反应性元件,从而引发靶基因转录的激活或抑制。糖皮质激素的功能是作为这些基因的激动剂(agonists)或拮抗剂(antagonists),糖皮质激素受体遍布全身。转录因子的作用炎症

4、应答中转录因子:NFKB、AP-1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NFKB和AP-1的作用,具体途径为:①糖皮质激素与GCR复合物可以增加KB抑制因子(IKB)的生成,当NFKB与IKB结合时,NFKB即失去活性。②糖皮质激素与GCR复合物可以直接与NFKB结合,使NFKB失去活性。③糖皮质激素阻止了AP-1激活与DNA的结合,进一步加强了糖皮质激素抑制NFKB的生物活性作用。糖皮质激素引起凋亡.直接导致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信号传导。糖皮质激素抑制磷酸酯酶A2,继而使各种前列腺素,白三烯,12-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2-HETE)和15-H

5、ETE炎症介质下降,糖皮质激素还作用在环氧合酶1和环氧合酶2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中的病理作用1.对糖代谢的影响促进糖异生,对抗胰岛素,减少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糖耐量减退类固醇性糖尿病2.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肝脏对氨基酸的摄取增加,外周组织对氨基酸的摄取减少——抑制蛋白质合成,促使蛋白质分解,形成氮负平衡增加尿钙排泻低蛋白血症、皮肤变薄、肌肉萎缩、儿童生长发育障碍、骨质疏松3.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动员脂库中脂肪分解阻碍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抑制脂肪合成血糖升高兴奋胰岛素分泌,促进机体某些部位的脂肪合成;脂肪异常分布,产

6、生皮质醇增多症的体态4.对水盐代谢的影响增加肾血流量和滤过率,对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利尿作用;化学结构与醛固酮有类似,因而有部分盐皮质激素的潴钠排钾作用高血压、低血钾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提高心肌收缩功能,加速传导系统作用,抑制传导组织的炎性反应,增加小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改善微循环大剂量、长时间使心肌发生退行性变和损害久用后使心肌收缩力下降6.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增加胃蛋白酶分泌,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力和粘液分泌胃、十二指肠溃疡形成,出血、穿孔7.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延长红细胞寿命,抑制红细胞被吞噬促使骨髓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

7、胞向外周释放,边缘池向循环池转移抑制骨髓嗜酸性粒细胞释放,加速该细胞破坏抑制淋巴组织增生并溶解淋巴细胞,淋巴组织萎缩,细胞减少活跃巨核细胞,使血小板增高。8.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对下丘脑一垂体有抑制(负反馈)作用,CRH和ACTH减少,肾上腺皮质分泌下降肾上腺皮质萎缩,应激状况易发生肾上腺危象9.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阻止内原性致热原——对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颅内血管通透性降低——利于降低脑脊液压力和减轻脑水肿海马、杏仁核和大脑有激素的特异受体,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兴奋、欣快、多食、肥胖、失眠甚至精神症状10.对皮肤的影响皮肤

8、创面不愈合痤疮、毛囊炎皮肤变薄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毒作用抗休克作用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的相互作用水平下降、疗效降低:卡马西平本巴比妥苯妥英利福平抑制代谢,疗效增强:酮康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何定义糖皮质激素的剂量?FButtger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