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20《岳阳楼记》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20《岳阳楼记》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ID:45361955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2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20《岳阳楼记》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20《岳阳楼记》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20《岳阳楼记》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20《岳阳楼记》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20《岳阳楼记》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20《岳阳楼记》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20《岳阳楼记》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学习目标】1.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品味文章语言,感受作者旷达的胸襟以及古代政治家的忧国忧民情怀。3.体会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学习重点、难点】品味文章的语言,体味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了解古代政治家的忧国忧民情怀。【学法指导】结合书下注释疏通课文,同学之间共同合作,讨论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以“诵读”为切入口,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写作特点。【学时安排】三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将你认为重要

2、的字词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谪()守迁客骚()人霪()雨霏霏浩浩汤汤()皓()月岸芷()汀()兰樯倾楫()摧薄暮冥冥()偕()忘2.解释下列加点字。谪守越明年百废具兴属予横无际涯前人之述备矣连月不开山岳潜形翔集长烟一空偕忘把酒临风吾谁与归微斯人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请搜集古今文学史上描写岳阳楼的诗句,写在下面。4.写出你在预习中的疑问。教师评价家长签字日期xx年10月日二、课堂助学1.导入2.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和感情。(2)小组推荐学生读课文,读后点评。3.翻译全文结合书下注释,翻译文章第一、二两段。4.指导背诵5.一句话小结三、课堂巩固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1)百废具

3、兴通意思(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意思2.翻译下列句子。(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第二课时三、课堂巩固1一词多义。(1)予观夫巴陵胜状(2)政通人和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至若春和景明(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4)南极潇湘国恒亡感极而悲者矣则有去国怀乡此乐何极(5)属予作文以记之(6)满目萧然不以物喜然则(7)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岁赋其二然则北通巫峡更若役,复若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9)而或长烟一空(10)初极狭,才通人或异二者之为政通人和,百废具兴3.翻译下列句子。(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2

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5)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三课时一、课堂助学1.导入2.整体感知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2)登上岳阳楼,迁客骚人抒发了怎样的“览物之情”?(3)“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情感有何不同?3.合作探究(1)领会“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2)文中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试找出并作分析。4.品味语言诵读课文,选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加以赏析。例:“衔远山,吞长江”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景象

5、,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5.质疑解疑6.小结二、课堂巩固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是进亦忧,退亦忧()微斯人,吾谁与归()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

6、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4.“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

7、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拓展延伸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1——4题。【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