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4.2生态工程实例课后作业苏教版选修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4.2生态工程实例课后作业苏教版选修

ID:45380240

大小:292.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4.2生态工程实例课后作业苏教版选修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4.2生态工程实例课后作业苏教版选修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4.2生态工程实例课后作业苏教版选修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4.2生态工程实例课后作业苏教版选修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4.2生态工程实例课后作业苏教版选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4.2生态工程实例课后作业苏教版选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工程4.2生态工程实例课后作业苏教版选修一、选择题1.“石油农业”是指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使用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需要大量的石油、煤、天然气等作为原料或动力而得名。该生产模式的缺点不包括(  )A.高投入         B.高污染C.不符合可持续发展D.高产出解析:“石油农业”不仅投入高,而且会造成资源的破坏和农业环境污染,致使土壤板结,粮食产量下降。答案:D2.下列观点不符合生态农业建设思路的是(  )A.循环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B.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C.保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D.焚烧秸秆解析:从题干中很容易看出D项既污染环境,又违背了物质

2、循环利用的原理。答案:D3.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系统的突出特点是(  )A.以实施沼气工程为中心B.建立了良好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程序C.创造了较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D.最早推出“无公害蔬菜”答案:B4.树林具有防风固沙和改善气候的作用,为了防治西部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在西部地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营造防护林,在树种的选择上,下列哪一种做法最好?(  )A.选择成本低廉的树种B.选择单一树种,营造纯种树林C.选择速生、抗病的树种D.选择多种当地的树种,增加物种多样性解析:我国西部地区严重缺水,土地沙漠化,营造防护林,在树种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当地的树种,以适应当地气候、水土等条件,选择多种而不是一种,是

3、为了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答案:D5.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生态农业模式(  )A.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B.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C.提高了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所以A项错;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因环节的增多而发生改变,所以C项错;桑基鱼塘的生态农业模式虽然更加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但依然需要外部的

4、投入,所以D项错。答案:B6.在我国闽东南地区试验了一种“果树—牧草—禽畜—食用菌—沼气”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  )A.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B.能够使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在沼气使用过程中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D.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不需外部能量投入解析:该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能够使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因而仍需外部能量投入。答案:B7.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沼渣、沼液作为肥料

5、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C.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能量不可以循环利用;该农业生态系统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答案:B8.下图为某农户创建的冬季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图A.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B.该系统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C.该系统具有结构协调、资源高效利用、内部良性循环、稳

6、定持续发展的特点D.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较弱解析:设计生态农业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并没有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答案:B9.塔式蚯蚓污水处理系统(下图所示)采用人造湿地原理,利用植物根系和蚯蚓,通过泥、沙、小石、大石四层过滤,这样重复几次后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群落由植物和蚯蚓构成B.该生态系统选用蚯蚓等生物,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C.该生态系统的群落有垂直结构,不存在水平结构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解析: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除了植物和蚯蚓之外,还包括泥、沙、小石、

7、大石中的微生物;该生态系统的群落既有垂直结构,还存在水平结构;该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之外,还应包括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能。答案:B10.会仙湿地是目前广西湖泊类型湿地中最大的一片湿地,也是广西热带、亚热带岩溶峰林地貌中最具研究价值的典型喀斯特岩溶湿地,但是,随着水葫芦、福寿螺等外来物种的入侵,会仙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锐减和生境退化严重,加上周边村民不断围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