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

ID:45428964

大小:16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3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关水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连续而规则B.连续但不规则C.不连续但规则D.不连续不规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B正确。【考点定位】水圈的特点2.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C.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全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D.生物圈与岩石

2、圈没有联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故A错;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及岩石圈的上部,并且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故C、D错。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层。3.近地面的风向一般是()A.与等压线平行B.与等压线垂直C.与等压线斜交D.水平气压梯度力平行【答案】C............【考点定位】近地面风向4.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2°,则会引起的现象是()A.北极圈范围增大,南极圈范围缩小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C.寒带面积减小D.热带面积

3、增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变至22°,是黄赤交角变小;是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小;南北极圈的范围变小。选C正确。【考点定位】考查黄赤交角。【知识拓展】黄赤交角(又名:黄道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也称为黄赤大距。目前地球的黄赤交角为约为23°26'。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北界线是23°26′N,即北回归线;最南界线到23°26′S,即南回归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点在23°26′S~23°26′N作周年往返移动。假设黄赤交角变大,那么太阳的直射点的位置也会相应变

4、动,直射点会超过现在的最北及最南界限(23°26′),导致热带变大。极线(66°34′)就会扩大,因此地表获得热量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从而使寒带范围增大。既然极地范围的增大,那么极昼的范围也会相应增大。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的纬度,也决定了地球上五带的范围。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的范围缩小。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各地昼夜长短的比例。以夏至日的北半球为例,当黄赤交角变大时,北半球的昼变长夜变短(有极昼现象的地区除外),也就是昼夜的差距扩大了;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北半球的昼变短夜变长(有极昼现象的地区除

5、外),也就是昼夜的差距缩小了,即:各地一年中昼长的年变幅随黄赤交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由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在一年中作有规律的变化,产生了四季的更替,并影响着五带的范围。5.利用人造烟幕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幕能够()A.提高地面辐射能力B.提高大气逆辐射能力C.降低大气辐射能力D.提高太阳辐射能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于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能截留因地面辐射散失的能量,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将能量部分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了保温效应.人造烟幕相当于云的作用,能增强大气逆辐射,

6、使保温作用增强,故能防御霜冻,B正确,C错。人造烟雾不会影响地面辐射和太阳辐射,A和D错。【考点定位】大气的热力作用6.下列是四幅物体水平运动图,正确表示北半球的是(虚线表示物体原来方向,实线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物体运动方向)(  )A.B.C.D.【答案】A【解析】面对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所以C正确。下图为“有关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7.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A.①B.②C.③D.④8.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图中所示的()A.①B.②C.③D.④【答案】7.C8.D【解析】试题分析:7.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7、为地面辐射,读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经过大气削弱作用剩余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故C正确。8.大气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为大气逆辐射,图中④为大气逆辐射,故D正确。考点: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9.下列表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引起热力环流的直接原因,故夜晚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应较海洋低,故陆地应盛行下沉气流,城市为热岛,故城市盛行上升气流,白天的山峰与山谷之间,山峰气温高,故山峰盛行上升气流,白天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海洋盛行下沉气流

8、。考点:大气运动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题。10.图中①表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