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

2019版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

ID:45632732

大小:434.8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5

2019版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_第1页
2019版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_第2页
2019版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_第3页
2019版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_第4页
2019版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版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I)一、选择题。“It’snotjustaplanet,It’sourourhome.”这是对地球在宇宙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A.公转方向与其他七颗行星不同B.质量在八颗行星中最小C.既有自转,又有公转运动D.地球上存在生命2.与地球上出现生命无关的条件是()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地球只有一颗卫星D.太阳的光照条件比较稳定【答案】1.D2.C【解析】试题分析:1.和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相比,地球的运动特征以及质量、体积等物理特征

2、并没有显著特殊之处,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地球是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唯一存在生命物质的天体。2.地球和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得地球的温度适宜;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得地球吸引了厚厚的大气层;稳定的光照条件保证了地球上温度的稳定。上述因素都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地球只有一颗卫星和地球上出现生命无关。考点定位:地球的特殊性【知识拓展】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温度适宜、有大气层、有液态水。3.10月1日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A.昼夜等长B.昼长大于夜长C.昼长小于夜长D.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1

3、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小于夜长,C对。A、B、D错。点睛: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大于夜长,另一半球夜长大于昼长。4.国庆节这一天,全国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A.全国昼夜长短状况一样B.全国都是昼长大于夜长C.南方的昼长大于北方的昼长D.广州的昼长小于北京的昼长【答案】C【解析】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长越短。中国位于北半球,全国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南方的昼长大于北方的昼长,C对。A、B错。广州的纬度比北京低,昼长大于北京的昼长,D错。5.国庆节这

4、一天,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及运动状况是()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B.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且向南移动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以南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答案】B【解析】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在南半球,A错。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D错。此时正向南移动,B对。太阳直射点只能在赤道和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C错。6.10月1日,地球的极昼极夜状况是()A.北极点上极昼B.南极点上极昼C.北极圈上极夜D.南极圈上极夜【答案】B【解析】10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极点附近有极昼现象,B对。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太阳

5、直射南回归线时,南极圈上出现极昼,北极圈上极夜,C、D错。北极点上是极夜现象,A错。点睛: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南极圈上出现极昼,北极圈上极夜。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极点及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极点及附近出现极夜现象。7.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地球内部圈层是根据地震波的速度变化划分的不连续面划分的,故选C。【考点定位】地球圈层结构划分依据8.岩石圈是指()A.地壳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6、C.地壳和地幔D.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地幔中有一个软流层,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合在一起,物质组成为岩石,叫作岩石圈。考点:地球的内部结构。9.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表现在()A.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B.吸收能量最强的可见光C.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D.对可见光具有散射作用【答案】C10.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主要是()A.纬度位置和地形B.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C.海陆位置和地形D.太阳高度和大气透明度【答案】D【解析】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太阳高度和大

7、气透明度,太阳高度越大,大气透明度越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越少,D对。纬度位置、地形、海陆位置、海拔高度影响太阳高度和大气透明度,不直接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A、B、C错。1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结果是()A.扩大了气温的日较差B.缩小了气温的日较差C.导致低纬度更热,高纬度更冷D.提高了地表平均气温【答案】B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目),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

8、回答下列问题。12.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13.甲箱温度比乙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