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ID:454448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4

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研究金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为处理好“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更加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是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金融资源,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因为金融支持力度还明显不足,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困境也日益突出,导致农村金融服务十分落后,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研究,提出创新方式。国外学者研究农村金融问题主要有对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的研究,对农村金融管理体制的研究。1国外研究综述1.1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理论近些年,有种观点认为,相对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处于一种“需求遵从

2、”的(demand-following)地位。如罗宾逊(Robinson,1952)认为,是经济增长带动了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实业导致了金融的发展”。依此观点,金融发展创造了对金融的特殊需求,而金融体系会自动对这些需求做出回应。还有观点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供给主导”(supply-leading)作用,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如熊彼(Shumpeter,1911)、戈德史·密斯(Goldsmith,1969)等认为,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熊彼特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强调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为了试用新技术以求发展,纯粹企业家需要信贷,“他只有先成为债务

3、人,才能成为企业家”。胡休.T.帕特里克(HughTPatrick,1966)认为,供给引导型的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初期处于主导地位,一旦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需求遵从型的金融发展将成为主流。Patrick指出,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休·帕特里克(HughT·PatriCk,1966)曾针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两种模式:一是需求追随模式(demand-following)。二是供给领先模式(Supply-leading)。此后的学者从各个不同角度研究了农村金融市场及金融供给和需求,较新的研究有:美国学者PaulNEllinger和DavidLNeff(1993)运用两种计量经

4、济学模型对影响金融市场效率的七个因素进行了分析。MireDevaney和BillWeber(1995)5通过评估一个农村银行结构的动态模型,测试了美国的农村银行业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农村的银行政策必须持续地促进现行的和潜在的竞争。第3种观点认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互为因果。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以及Levine(1992)的研究指出,导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门槛效应”的是金融中介体系的组建存在较高的固定成本。尽管在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有不同的观点,但主流的结论是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RossLevine(1997)用理论和事实说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

5、在正相关。他认为金融系统不仅仅是对工业化和经济活动自动做出的反应,金融发展也并非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附属物。在经验研究方砸,King&Levine(1993)研究了1960-1989年80个国家的数据,发现—个国家初期的金融发展水平与该国后期的经济。1.2农业信贷补贴论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业信贷补贴论(RuralCreditParadigm)是农村金融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学说。该理论的前提是:农村居民、特别是农村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农村面临的是慢性资金不足问题。结合当前的农村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发现该理论的假设前提本身是错误的。事实上,即使是贫困农户,也有储蓄需求。20世纪80年代后,农村金

6、融市场论或农村金融系统论(RuralFinancialSystemsParadigm)逐渐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是在对农业信贷补贴论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其主要理论前提与农业信贷补贴论完全相反。农村金融市场论的理论前提条件:(1)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是有储蓄能力的,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注入资金;(2)低息政策妨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发展;(3)运用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是导致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2国内农村金融理论研究2.1国内对农村金融理论的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对于金融抑制的存在原因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属于供给型金融抑制;二是认为

7、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供给型和需求型共存;三是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供给型金融抑制,需求型金融抑制是从属现象(李光美,2006)5。对于农村金融抑制这一问题,多数文献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进行金融深化。黄卫红(2006)、涂高文(2005)、王女明(2005)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金融深化的理论和制度。殷本杰(2006)通过规范的理论分析,论证了金融约束可以有效修正金融抑制的许多缺陷。何大安,丁芳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