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含解析)

ID:45449680

大小:6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13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含解析)1.《礼记·王制》规定:大诸侯国设三卿,都由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也设三卿,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A.保证了周天子的专制统治B.蕴含着中央集权的因素C.有效限制了地方诸侯权力D.宗法血缘色彩极其淡薄【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都由天子任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周代的“命卿”制度,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周天子控制地方诸侯,蕴含着中央集权的因素,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专制”;C项说法错误,错在“有效限制”;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故D项排除。【点睛

2、】“都由天子任命”是关键信息。2.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A.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B.消除了各家之间的分歧C.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D.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白虎观会议统一今文经义,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错在“消除”;从西汉武帝时期,儒学就占据统治地位,故

3、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强化思想控制,故D项错误。【点睛】“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是解题的关键。3.唐以前的政治家和都城建筑的设计者,为了确保都城内部的安全,都主张采用封闭式的结构。在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重大的变化,就是从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和君权至上思想的弱化B.领土疆域和城市人口的缩减C.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活跃D.理学思想和土地兼并的盛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地图信息的能力。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央集权和君权至上思想是不断加强的;B项错误,不符合史实;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到宋

4、代,坊市界限打破,推动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故本题答案选C项。D项所述与城市变化是没有关联的。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城市发展4.宋代选官入仕的途径相当多元,通过恩荫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无出身”,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而跻身高层者更是寥寥无几。这种现象说明宋代A.世家大族左右国家政权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C.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D.党派纷争破坏官僚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恩荫入仕者……相对于进士出身者……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中可以看出,宋朝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

5、“恩荫入仕者……跻身高层者更是寥寥无几”说明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宋朝选官制度的发展,没有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化和党派斗争,故BD项排除。【点睛】“恩荫入仕者……相对于进士出身者……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是关键信息。5.战国时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这些古代商业思想A.是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反映B.都站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C.颠覆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D.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重农抑商”、“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工商皆本”并结合所学知识

6、可知,随着古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商业思想在不断发展变化,故A项正确;战国时期和西汉的经济思想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故B项错误;自商鞅变法后封建社会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起到了积极作用,故不能简单说其导致古代经济发展迟滞,故D项错误。6.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四库全书总目》仅记其“博极群书,精于考证”。但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社会上突然兴起一股顾炎武崇拜热,北京一群京官建立顾炎武祠,定时会祭。其也被誉为“清朝汉学第一人”。晚清顾炎武地位的提升主要是因为A.清政府官修史书的高度评价B.符合士大夫群体的文化品位C.学术和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7、D.顾炎武的学术成就冠盖儒林【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符合当时时代和学术的需要,因此晚清顾炎武地位的提升,故C项正确;材料“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说明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士大夫的文化品位,故B项排除;“博极群书,精于考证”“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说明D项错误。【点睛】解题时注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这一时间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