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2周周测试卷(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2周周测试卷(含解析)

ID:45683108

大小:162.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16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2周周测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2周周测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2周周测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2周周测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2周周测试卷(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2周周测试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2周周测试卷(含解析)(范围:先秦——明清)1.周王族作为原商朝西方的一个“小国”战胜强大的商王国,成为中原新的统治者,不能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周武王克商后“自夜不寐”、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状态正是这种忧患意识的表现。在“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的思想指导下,周初统治者A.将新征服的土地分封给同姓亲族B.建立了内外服制度C.加强中央集权D.采取了分封政体【答案】D【解析】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故D项正确;A属于D项内容;B是商朝的制度;分封制度下很难实现中央集权,故C

2、错误。2.大致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尚书·禹贡》是了解我国古代史的一篇重要历史文献,该书特别推崇夏禹,将当时国人的已知世界划分为特色迥异的九州,认为大禹曾走遍九州,接受了各州的朝贡特产。这些观点反映了战国时期A.恢复夏朝传统等复古思潮影响较大B.国家的统—日益成为政治现实C.地方割据的现实与渴望统一的矛盾D.开始形成天下一家的观念【答案】C【解析】材料既强调了地方割据又强调了人们有渴望统一的愿望,即材料体现了地方割据的现实与渴望统一的矛盾,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仅仅涉及统一的

3、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尚未形成天下一家的观念,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3.石陪华在《中国历史纵横》写道:“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材料说明A.宗法制度为封建社会所沿袭B.宗法观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封建社会的发展C.封建社会政治统治腐败无能D.家国一体的政治模式不利于传统科技的进步【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封建社会承袭的是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而不是宗法制度,

4、因此A项错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说明阻碍封建社会的发展,B项正确;政治统治腐败无能在材料中未体现,所以C项错误;家国一体的政治模式与传统科技的关系,材料未体现,因此D项错误。点睛:宗法制是西周分封制的基础。进入封建社会后分封制被打破,但是宗法观念却得以保留。宗法观念讲究血缘亲疏,成为封建政治落后的重要原因。4.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到‘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

5、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C.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D.君主专制取代了宗法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以宗法制为基础,在地方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要对周王缴纳贡赋、定期述职、听候周王的调遣,而在封地内则享有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秦朝地方长官不是世袭的,是皇帝直接任命的,是一种官僚体制,因此本题应选C选项。A选项错误,周秦

6、都是家天下;C选项说法不够全面,没有考虑到宗法的问题;D选项说法错误,宗法制一直存在。5.有学者曾提到,秦始皇为何不以大规模的人像代替数目繁多的兵俑?为何不用超人的神如印度教的传统?兵马俑的这些独有特色,反映了秦朝A.皇权的至高无上B.神权色彩明显C.按军功授予爵位D.文化专制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大规模的兵马俑的出现折射出秦朝专制主义的内容,即皇权至高无上,不允许有等同于或高于皇权的事物存在,A项正确;神权色彩是先秦时期社会的特色,B项错误,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按军功授予爵位,排除;兵马俑体现的是皇权的独尊,

7、与文化专制政策关系不大,D项错误。6.《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以后他又多处题辞,提倡“合同父子”,即子孝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由此说明秦始皇A.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B.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C.旨在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D.以恪守宗法伦理道德为最高理想【答案】B【解析】秦朝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A错;“贵贱分明”“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子孝父慈”符合儒家重视礼、

8、维护等级制度、讲求孝道,故B正确,秦始皇的做法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故C错误;D选项材料无法体现。7.“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据此判断,“它”的设置A.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制度B.较好的发挥了地方的独立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