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十五精英班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十五精英班

ID:45452327

大小:20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3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十五精英班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十五精英班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十五精英班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十五精英班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十五精英班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十五精英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十五精英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西周A.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B.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C.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D.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2.下表为玉米来华时间的研究分析:著作作者时间记载内容历史结论《农政全书》徐光启明代在中国最早称呼其为“玉米”玉米在明朝中叶以后便已传入中国《金瓶梅》兰陵笑笑生明代

2、提到过“玉米面鹅油蒸饼”的做法《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黄邦和现代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A.解读玉米来华首先要甄别史料真伪B.历史结论需多个史料进行实证C.史料来源广得出的结论更接近真相D.玉米来华的历史解释不够严谨3.关于道教有一种传说,道家创始人李耳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到达印度,创立了佛教,成了佛,还对当地人民进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道教徒欣然接受这一传说。这个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说明A.早期中外交流以宗教为主要内容B.佛教道教逐渐渗透融合为一体C.外来文化借助本土文化扩大影响D.春秋战国时期佛教已传入中国4.唐代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千里

3、河烟直,青槐夹岸长。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农村市场获得发展B.海上贸易居于主导C.坊市界限已经打破D.区间贩运异常繁荣5.明初到晚清时期中国人口增加好几倍,而举人、进士的名额却未相应增加。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是A.加强了权力的集中B.促进了重学的风气C.推动了文化的繁荣D.出现了崇商的趋势6.朱熹是理学定型的关键人物,朱熹论“理”,一则明其绝对永恒,在气之先,二则明其运动不息而无处不存。针对佛教“空虚”之说,特别强调“理是实理”,“万理皆实”。据此,下列关于“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B.求理方法是格物致知,以求贯通C.重

4、在对客观规律的探索D.求理途径是发明本心,以求彻悟7.在整个18世纪,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白银的“最终归宿”。乾隆年间,关税收入已占清政府财政收入的1/10。特别是粤海关的税收发展极快,自1783年以来,跃居户部税关之首,至嘉庆年间已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1/4。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B.清政府的海关关税税率日渐提高C.清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D.中国商品在世界市场有竞争优势8.晚清时期,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到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材料表明太平天国的兴起得益于A.乡村宗法社会

5、瓦解导致成员贫困化B.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兴起C.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D.传统政治的社会控制机制衰落9.下图列出了1645年、1725年、1843年、1865年四个年份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情况此图主要反映了上海道台A.在时代驱动下的被动转型B.逐渐具备近代洋务思想C.渐变为近代化的行政官员D.职务管辖范围越来越大10.民国初年,苏州丝绸业从业者大多世代相传,各织绸厂都采用手拉织机。1925年,在延龄冠记绸厂采用电力织机后,各家绸厂纷纷效尤,舍木机、手拉机而采取电力机。这一变化A.使丝织业产品质量得到提升B.是工业革命成果在华的交叉应用C.使我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D.反映苏州重

6、工业发展领先轻工业11.据1923年北京电车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报告书记载:“本公司以事属公众交通,一切建设力求美备,与各方往返商榷,不厌精详。从电杆电线的安装,路轨的铺设,到挪移水管等诸多事项无不受阻,乃至‘文书盈箧’,颇费时日。”这说明当时A.城市设施建设的艰难B.交通管理急需解决C.城市社会问题的凸显D.西方科技传播快速12.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由当时的七七出版社印行,为其第一个版本,第二年10月,再版。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对《讲话》第二个版本进行了第三次修改,共修改了670余处。其中修订的不适应时代的提法可能是A.“内战时期”

7、改为“十年内战时期”B.“红军战争”改为“革命战争”C.“抗战以后”改为“抗日战争爆发以后”D.“虽然出不出好东西”改为“虽然拿不出好东西”13.下表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情况。据表可知当时我国项目总计工业农业水利林业运输邮电贸易银行物资仓储文化教育卫生城市建设其他总额(亿元)427.49248.532.6982.112.830.8164.6比重(%)10058.27.619.237.23.71.1A.工业是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